健康養身★牢記抗癌3招 慎防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的極年輕型乳癌

牢記抗癌3招 慎防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的極年輕型乳癌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根據WHO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乳癌已首度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最新癌症報告也顯示,當年度不到50歲就新確診乳癌人數竟突破5,000人,其中「極年輕型」(35歲以下)超過400人,不到40歲確診者更高達1,200多人!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因此醫界擔憂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年輕型乳癌更容易無法早期發現、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期!


10月是乳癌關懷月,今年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攜手,邀請郭書瑤擔任年度衛教大使,與3位花漾病友共同拍攝首支乳癌勵志衛教影片「閃耀花漾人生,我作主」!


年輕乳癌復發轉移預後差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長曾令民表示,台灣乳癌年輕化是趨勢,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等特性,年輕型乳癌也讓病友長期籠罩於復發或轉移的陰影。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患者,其復發或轉移的治療預後相較停經後患者較為不良,成為復發或轉移的關鍵之一。


「花樣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分享,花漾社團中,多數病友皆為正值人生精華時刻,規劃著結婚生子、求學工作與理想實踐,一旦遭遇乳癌復發或轉移,從原本「一期乳癌」跳級成「乳癌四期生」,所有規劃被迫暫停。


新型口服標靶大躍進


曾令民強調,近2年在乳癌的各亞型治療上都有很顯著進步。當年輕患者不幸面臨乳癌復發或轉移時,一定要掌握抗癌「3招」,才能更有機會與「癌」和平共存!


第1招「勇敢面對」:唯有自己才能戰勝自己,現在已有完善的醫療團隊提供精準、多元的照護建議,病友們若能迅速整頓、武裝好自己心態,才能正向、勇敢地迎接長期的抗癌作戰!


第2招「了解自身疾病與治療計畫」:乳癌治療包含化學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卵巢抑制、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皆可依據不同亞型打造個人化方針。對於十分在意生活品質的年輕病友,更有助於延緩化療時間超過4年、延緩疾病惡化時間長達近3年,幫助繼續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緩解經濟壓力、完成生命中更多重要的事。


第3招「尋求支持」:現今乳癌個案管理師配置與社團發展相當成熟,以專為年輕乳癌病友創立的「花漾女孩GOGOGO」,一同作戰的夥伴相互扶持、傾訴,更多的資源與經驗談分享,邁向與「癌」和平共存,並非難事!


首支乳癌關懷影片上線


今年邀請郭書瑤擔任年輕乳癌衛教大使,攜手年輕病友米娜、凱西與貝拉拍攝乳癌關懷衛教影片「閃耀花漾人生,我作主」


郭書瑤分享第一次與年輕病友深度談心才了解到,那些人生中的尋常事,因為乳癌一切變得不簡單!年輕病友有更多的挫折、徬徨與滯礙,人生計畫與夢想也被迫暫停或轉彎,需要更多勇氣、更多支持與陪伴,面對乳癌的二度侵襲。


更多NOW健康報導
▸子宮肌瘤造成女性不孕 手術治療選擇多防沾黏助添好孕
▸B型肝炎多數無症狀 長期反覆發炎恐肝硬化、肝癌上身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屏東報導】7歲的臘腸狗KK最愛跟著主人兜風,常會自動跳上機車腳踏墊,開心出遊。但前年年初四肢行動緩慢,不愛走路,無法跳上機車,連爬樓梯都成問題,需主人抱著。 寵物也面臨高齡化 貓狗晚年退化性關節炎比例增 據統計,1歲狗狗中,就有2成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超過8歲之後,比率則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跨年過後緊接著是春節連假,又是KTV大發利市的時刻。全台的「K歌之王」也許包廂都訂好,準備夜唱到天亮了吧!不過K歌同時也要吃牛肉麵、喝啤酒;很多人K完歌,隔天就聲音沙啞、甚至發不出聲音,聲帶嚴重受損!不僅是需要頻繁練唱與表演的歌手、劇場工作者,經常需要發聲的教師、直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 紀錄片《沒有人該成為孤島》首映記者會上邀請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台北市觀傳局長劉奕霆到場,然原定邀請的衛福部長陳時中、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等人,因桃園群聚案未到場。黃珊珊說明在疫情爆發初期,市府如何認識以及協助外國旅客進行居家隔離。 紀錄片《沒有人該成為孤島》透過約7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68歲男性,因頸部出現硬塊,呼吸不順而就醫,檢查結果為5年前腎臟癌復發,轉移至鎖骨附近,因此形成腫塊,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提醒,腎癌轉移復發機率相當高,務必積極回診,配合醫師治療。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腎癌確診人數為1437人,相較前於5年前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