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年男腹藏8公分不定時沉默炸彈!「主動脈瘤」一破致死率高?65歲以上男性建議定期檢查

中年男腹藏8公分不定時沉默炸彈!「主動脈瘤」一破致死率高?65歲以上男性建議定期檢查

 劉醫師呼籲超過65歲的男性都應該定期主動進行主動脈的篩檢。(/劉品宏醫師提供)

 

劉品宏 / Via  劉品宏

 

主動脈出現異常膨大,且膨大部位的直徑超過正常主動脈直徑的1.5倍以上,就稱為「主動脈瘤」,好發於40至70歲的男性,若有高血壓、抽菸、有心血管疾病、或家族病史者更是危險族群。多數主動脈瘤患者初期沒有症狀,通常發現時就是主動脈瘤已經破裂,死亡率相當的高。

50歲的陳先生,是在進行脊椎核磁共振時,意外發現腹部有一顆約8公分的主動脈瘤,臨床上大於5公分的主動脈瘤有高度破裂的風險,因此緊急進行主動脈微創支架手術,才保住一命。

 

主動脈瘤非腫瘤 肚子摸到會跳動的球狀物 腹痛、背痛要注意

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劉品宏醫師說明,其實主動脈瘤並不是一般的腫瘤,而是指血管膨大形成的突起,主動脈瘤會隨年紀增長而越大,所以若是超過5.5公分,或是每年增長1公分(以上),就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然而,多數患者都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往往是在做其他疾病的相關檢查時意外發現有主動脈瘤。而少部分有症狀的病人會以腹部不適、腹痛、背痛或腰痛來表現。腹主動脈瘤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發生破裂情況,而腹主動脈瘤破裂,等同於腹腔內大量出血,如果沒有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

劉醫師也特別提醒,腹主動脈瘤破裂後,即使馬上進行手術,其死亡率往往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定期檢查才是預防之道。

 

微創主動脈支架治療趨勢 預防主動脈瘤破裂

主動脈瘤治療方式目前分為傳統開腹手術,以及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兩種。以往傳統手術的概念是把病變的主動脈切除換成人工血管直接修補,術後復發率低,不過因為需要開腹,所以傷口大、住院時間長。而目前使用微創手術放置支架治療是主流作法,利用導管將覆膜支架輸送至病灶來避免主動脈瘤繼續擴大,傷口小,住院時間短,然而在部分困難腹主動脈瘤手術,或患者年紀較小支架將使用較長的時間時,可能會有術後發生內漏或位移的風險。

近年來有一嶄新科技「血管內固定錨釘」,可幫助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更緊密的結合,可以大幅降低該風險,醫師亦提醒裝置主動脈支架的患者,術後需要長期回診追蹤。

劉品宏醫師表示,治療會視病人的身體狀況、年紀以及瘤的型態來考量,手術前會與家屬、患者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減少手術風險與併發症的發生。

 

醫籲定期治療 預防主動脈瘤破裂

劉品宏醫師提醒,由於主動脈瘤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根據國際學會建議,超過65歲的男性都應該定期主動進行主動脈的篩檢,現在的篩檢非常簡單,僅需在門診透過非侵入式的超音波即可有效檢查,簡單的定期檢查即可掌握您的健康。

若發現腹部出現主動脈瘤,請務必配合醫師建議,在尚未破裂的情況下處理,以免拖延病情,危及性命。父親節要到了,何不趁這時機為爸爸、為自己安排一下健康檢查,您的健康就是全家人的幸福。

相關推薦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髓鞘受損所產生的症狀,症狀會因為受損神經的區域而有不同,每個病患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病症。林口長庚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劉育澤醫師,以東方人常見於脊髓與視神經病變而言,常見症狀包括視力受損、身體肌肉不協調等狀況,且若神經損傷處越多,可能出現多種症狀或症狀更為嚴重,建議即早接受治療,以藥...

閱讀詳情 »

心臟疾病往往發生的非常突然,轉眼間即可能奪走寶貴的生命。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表示,肥胖、生活壓力大、飲食過油、過量菸酒、缺乏運動與慢性疾病都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建議應及早改善,以免釀成遺憾。  冠心病起因於大量脂肪、膽固醇累積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狹窄而致,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 1....

閱讀詳情 »

知名作家吳若權,以過來人經驗來跟大家分享聘用外籍看護的經驗分享。其中提到: 『家中聘用外籍看護,不要只是想著多了一個幫手,巴望著把所有的家務都丟給她,如果抱持這樣的心態,肯定相處不來,雙方都很痛苦。』   ⏩ 外籍看護x良性互動-吳若權這麼說   ⏩上「優照護」尋找居...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當我們在超級市場裡面選購嬰幼兒奶粉時,會發現很多品牌的奶粉都標榜著含有[幫助腦部發育]的omega-3脂肪酸,俗稱DHA。但是儘管經過十多年的研究,人們還是不知道是否奶粉裡頭的DHA真的對嬰兒的腦部有幫助。 近日發表在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研究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