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年疲倦感長達兩週 伴隨高燒可能是血癌

中年疲倦感長達兩週 伴隨高燒可能是血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的陳姓男子,今年2月初發燒、疲倦持續兩週,就醫後才發現已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第一輪化療1個月多月宣告失敗,開啟第二輪化療治療2個多月才成功,中間一度引發敗血性休克,所幸後續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功緩解超過半年。

血癌型態分4種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程最快

根據統計,這十年來臺灣白血病患者的存活期中位數幾乎不到一年,只有0.98年,有4分之1因發病時年紀大無法接受化療而惡化致死,另外4分之3雖可接受化療,其中卻有3成患者治療無效、1成5的患者因化療引發的敗血症而去世。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主任表示,「白血病」俗稱血癌,以病程進展速度與型態可分為四種,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其中,又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展最快,死亡率高且癒後也差,患者確診後多半以為是絕症而不願治療。

血癌不可怕 骨髓移植存活率提升

不過,血癌患者不需太過沮喪,應好好配合醫師治療,一旦化療有效,接下來的問題就在於如何降低復發機率,而對一些病患而言,骨髓移植就是降低復發風險的最好方法。

滕傑林主任說明,血癌的第一階段治療目標是清除癌細胞,恢復正常造血細胞,不讓疾病復發;第二階段則是降低復發機率,並進一步評估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必要性。移植後則需嚴格遵照醫囑適當服用藥物,避免後續發生排斥、感染以及巨細胞病毒活化而引發嚴重病症。

四癌篩檢莫輕忽 每百位就有3位癌前病變或確診癌症

臺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恒院長分析,根據院內統計,光是今年1月至8月底,就已經有40,949位民眾接受四癌篩檢,其中有1,911位癌前病變或確診癌症個案;換句話說,平均每100位接受篩檢個案,就有3位是癌前病變或確診癌症個案。

而為提升民眾癌症篩檢的意識、鼓勵患者積極治療,今年臺中榮總與臺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攜手舉辦「你的幸福集氣・我的抗癌勇氣—聖誕節癌症病友關懷活動」,打造3D聖誕節裝置藝術,展期至109年1月10日,希望藉由此,帶給癌友鼓勵與支持。

【延伸閱讀】
健康「脂」南控制不當 兩年內走訪兩次鬼門關

「第三顆腎臟」用起來! 洗腎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鳳凰電波留住緊緻感 皮膚科醫師也靠這秘訣保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乾眼症是眼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以往多透過淚液測試來判斷是否罹患乾眼症,隨著患者人數增加以及醫學進步,最新研究指出,缺水型乾眼症僅佔乾眼症患者不到2成,高達約8~9成患者是因缺乏油脂導致,淚液測試已不再是評斷患者乾眼情況的唯一方式,需透過多項檢查及醫師的專業診斷進行整合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一頁式廣告詐騙氾濫 台灣公司國際級專利受害一頁式詐騙廣告氾濫,看準用戶追求實證資料佐證,近來不少公司研究成果遭不肖業者盜用,移花接木推銷自家仿冒產品,影響研發公司權益。農委會旗下農科院衍生公司因為專利技術「乳鐵蛋白胜肽技術」曾登上國際期刊、獲2019歐洲美容化妝品產業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是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病原因通常是遺傳或基因突變,當脊髓裡面的運動神經元功能喪失,甚至萎縮壞死,患者會慢慢出現肌肉無力跟萎縮的症狀。台大醫院小兒神經科翁妏謹醫師表示,當小朋友開始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腦中風後肢體痙癴症狀包含拳頭緊握、肩膀內收、手腕內彎、腿部僵直等,許多中風患者會以消極態度面對肢體痙癴,改變生活習慣或動作步態來配合緊繃的手腳,但其實長期使肌肉處於緊繃狀態,患者可能面臨肌肉纖維化及關節癴縮的問題,手腳再也沒有機會靈活運動!成大醫院神經科林宙晴主任提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