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研院冒3可能發病日「判非社區感染」 男友沒事?陳時中曝關鍵原因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實驗室的25歲女性研究人員,驚爆染疫Delta變異株,判定為本土案例的案16816,第一圈接觸者的採檢結果今(10)日下午出爐,目前檢驗出爐者86人全為陰性,還有24人檢驗中,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喊出請社區安心,因為職場擴散的可能性相對的低,至於案16816的親密接觸者男友也是陰性,引發質疑,陳時中也強調「只是現在陰性」。

案16816為25歲女性,曾任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實驗室研究人員,分別在6月28日以及7月26日接種過兩劑莫德納疫苗,並無出國紀錄,但曾10月15日被實驗鼠咬傷,當下快篩呈現陰性,中間未進入實驗室操作,但11月19日再度被實驗鼠咬傷,卻未再進行篩檢,且隨後於12月3日離職。

關鍵在於,案16816在11月26日開始出現輕微咳嗽,12月4日咳嗽加劇,12月8日出現嗅、味覺異常,就醫採檢後,12月9日確診,兩次PCR檢驗陽性,Ct值為15跟23。從有症狀發病到就醫通報有極長時間,且足跡遍布雙北市。

陳時中表示,經中央跟地方衛生局昨晚積極匡列隔離,並以第一圈接觸者一律送進到集中檢疫所為原則,目前必須居家隔離者有97人、另有13人要自主健康管理,全都要採驗PCR,而最新檢驗結果,86人全為陰性,還有24人檢驗中。

男友為何沒染疫?陳時中也主動回應外界質疑,強調他只是在這個時間點「現在」初驗陰性,不代表就沒有染疫,有可能還沒發病,但這個時間點,人已經被隔離了,其他的人就可以相對安心,因為人目前已沒有在社區裡了,請大家放心。

陳時中說,目前接觸者大部分人都有檢驗,都是陰性,因此職場往外擴散的可能性相對的低,但案16816社區中的足跡相對多,大家仍要提高警覺。

陳時中進一步分析,針對案16816的發病日,目前有3個日期11月26日、12月4日以及12月8日,都有可能,但還要經過專業的判定,而目前初步判定其在社區感染的可能性低,仍以職場感染的可能性為高,但究竟是在辦公室?還是實驗室?又跟遭實驗鼠咬傷有沒有關係?一切都尚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研院第一圈「86人全陰」 陳時中喊社區安心!職場擴散可能性相對低

健保今年多砸4.7億新給付 胸、腹腔鏡手術占最多!還多了新冠治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流感疫情雖自流行高峰反轉,但仍出現重症、死亡病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外有武漢肺炎來攪局,國內流感威脅也不能輕忽!疾管署今(21)日公布上周新增9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且新增9例死亡個案,其中出現最年輕死者,為40歲男子,發燒5天後出現全身虛弱、呼吸...

閱讀詳情 »

▲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雖已脫離流行期,國內還是傳出死亡病例。疾管署今(21)日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例死亡,死亡的新生女嬰,出生僅3天就發病,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6型併發重症,於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

閱讀詳情 »

▲因應武漢肺炎,民眾入境時如身體不適,無論是否服用退燒或止咳藥,都請主動向機場或港口檢疫人員報到。(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病例數快速增加!光是武漢市一地近4日就新增157確診個案,其中甚至有15例為醫護人員,引發疫情是否失控疑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閱讀詳情 »

缺乏維他命D,可能影響子宮肌瘤? 有一位30 多歲女性,她被先生攙扶走進來,她的下腹部痛得沒辦法自己走路。一開始急診醫師診斷她是腹膜炎,打電話詢問我是不是需要直接開刀,當下和急診醫師在電話交流下覺得有些怪異,聽起來她不像盲腸炎,那麼年輕下腹會痛到腹膜炎的程度是什麼毛病呢?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