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秋「烤肉裝熟」效應來了! 全台單周門急診腹瀉就醫破11萬人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烤肉裝熟」效應出現了!往年一到中秋節前後,都是國內腹瀉疫情的高峰,疾管署今(29)日發布最新監測資料顯示,近2周不但腹瀉群聚增加,且光是上周國內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就累計破11萬人次,已連續幾周呈上升趨勢,提醒民眾中秋連假烤肉、聚餐,要格外注意飲食安全。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往年只要是中秋節前後,國內腹瀉疫情就會明顯升高,尤其是中秋節當周及後一周的腹瀉就診人次常急升;他說,今年也已經看到上升趨勢。

疾管署監測顯示,全國近4周已共接獲58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2018至2019年同期,其中24起檢出陽性,以餐飲旅宿業10起及校園群聚8起為多,檢出病原則以諾羅病毒為主,有19起。

郭宏偉強調,接下來就是中秋節連續假期,民眾難免會與親友烤肉、聚餐,得特別注意飲食安全,避免生食、生飲,應將生熟食分開處理,澈底烤熟或煮熟後再食用,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有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以降低腸道傳染病感染或傳播的風險。

另外,根據疾管署資料,國內上周門急診腹瀉就診累計11萬3361人次,近幾周皆呈上升趨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腹瀉元凶可能來自病毒或細菌感染,而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仍以受汙染的食物或水為主,但也可能因為接觸病人嘔吐物而感染,以諾羅病毒為例,過去也有發現例子是透過飛沫、吸入嘔吐物而感染。

疾管署指出,國人中秋喜愛烤肉,若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以低溫保存,或未澈底煮熟至中心溫度超過70℃再食用,容易引發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類,可能會有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另由於貝類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若生食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容易感染到多種致病原,如:諾羅病毒、腸炎弧菌、霍亂弧菌等而造成腹瀉,其中諾羅病毒具有高傳播力,人口密集處易引起大規模感染。

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汙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秋烤肉暗藏「癌」危機! 這3類紅肉、油脂滴炭火通通NG

五寮尖山「採筍」叮出19人染病了! 新北登革熱群聚擴大再爆3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Delta變種病毒肆虐,南韓爆發第4波COVID-19疫情,今(3)日再新增1,709例確診,連續59天單日飆破千例,累積病例數逼近26萬例。由於疫情未見趨緩,南韓政府今日宣布再延長首都區第4級、非首都圈3級防疫警戒及私人聚會人數限制至10月3日;但考量民生經濟,第4級區域餐廳營業時間放寬至晚上10...

閱讀詳情 »

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比別人家的矮?小朋友吃了很多卻長不高,到底哪邊有問題呢?小朋友的身高成長一直是許多爸媽重視的議題,最怕就是小朋友長不夠高,自信心也跟著受損,而市面上的方法百百種、偏方一大堆,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孩子長高問題不要過度相信偏方,給小朋友正確的成長環境與條件才是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鬢邊「丟丟痛」!根據統計,在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罹患偏頭痛,但台灣頭痛學會今(3)日公布最新一項國人偏頭痛認知問卷大調查結果,卻有近7成國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且有4成5不知道過度使用止痛藥恐造成頭痛更加惡化。醫師警告,這顯示了台灣民眾對偏頭痛不但認知不足,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腳大片大片「瘀青」讓她飽受異樣眼光,甚至被懷疑是不是家暴,今年43歲從事服務業的高小姐就有這樣的困擾,沒特別撞到,手上、腳上都隨時滿布巴掌大的瘀青,看起來好像被家暴,直呼「真的非常困擾」,就醫才知是C型肝炎引發原發性血小板數目低下,甚至有自發性出血的危險,使用C肝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