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老年頭痛要當心 恐是巨細胞動脈炎

中老年頭痛要當心 恐是巨細胞動脈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70歲的王伯伯從未有頭痛病史,但1個月前開始出現太陽穴附近頭痛,有時像血管在搏動,用手觸碰太陽穴附近時也會有腫脹壓痛感。最近吃飯時咀嚼時,王伯伯覺得臉頰兩側疼痛,吃不下東西,甚至出現肩頸部位的肌肉僵硬和痠痛,整個人很倦怠。

飽受疼痛之苦的王伯伯前往神經科就醫,住院進一步診療。經過完整檢查,王伯伯確診罹患巨細胞動脈炎,頭痛也是此症引起顳動脈炎造成。治療幾天後,王伯伯的症狀逐漸緩解,又可以恢復過往的生活。

巨細胞動脈炎 初期最常見頭痛症狀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吳牧韓說明,巨細胞動脈炎(GCA)是一種血管發炎性疾病,特別容易侵犯年紀50歲以上中老年人,其中東方人發生率又較西方人低。在臺灣不常見,但仍不時有相關個案報導。頭痛是巨細胞動脈炎初期最常見症狀,主因是頭部的顳動脈為最常被侵犯的血管;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可能出現發炎情形,可能會合併間歇性咀嚼不能、發燒、倦怠等症狀。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引起突發性視力喪失、腦缺血等併發症。

5項中符合3項 高度可能有巨細胞動脈炎

吳牧韓醫師表示,巨細胞動脈炎的臨床表徵,經常可見顳動脈鼓起、腫脹,甚至可看出一節節的念珠狀,且觸摸時有壓痛感。實驗室檢查可以檢測病人的發炎指數,通常數值會偏高,影像檢查則可使用顳動脈超音波及磁振造影來幫助診斷。若有必要,仍然需要顳動脈病理切片以達到最正確的診斷。美國風濕免疫學會另有以下的診斷標準,倘若5項中符合3項,即有高度信心診斷為巨細胞動脈炎:

1) 發作時年齡≧50歲。
2) 新發作或新型態的局部性頭痛。
3) 顳動脈異常,包括觸痛或脈搏減小。
4) 發炎指數ESR≧50 mm/hr。
5) 顳動脈切片檢查異常,顯示血管炎,有單核球浸潤或肉芽腫性發炎。

老年人新發生頭痛 須特別提高警覺

類固醇仍為巨細胞動脈炎目前最有效的第一線治療方式,通常會使用半年至一年左右,並確認是否有復發情形。吳牧韓醫師提醒,老年人新發生的頭痛必須特別提高警覺,除了巨細胞動脈炎,也可能有其他顱內病灶。因此若有較不尋常的頭痛徵兆,一定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顧眼之前先顧肝 養肝權威教您護肝顧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知道嗎,味精、雞精對身體都是有害的,嚴重的甚至可以致命。提醒那些愛吃雞精、味精朋友,一定要注意慢慢減少食用量了! 味精的發明 其實,古代就有味精了。只是古代不叫味精而是叫海草粉。在明朝的時候,中國的廚師就使用一種海草粉當做調味品,燒菜時加進去,令食物味道濃郁。直至1908年,東京大學教授...

閱讀詳情 »

13種最強防癌的食物組合菜譜,為了家人健康一定要學!不容易找,快收藏吧! 1、紅色肉類加迷迭香有助於減少引起癌症的異環胺 最新研究發現,當燒烤食物被加熱到190℃到204℃(375℉到400℉)時,香草迷迭香中的抗氧化物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有助於減少引起癌症的異環胺的數量,因為香草中的抗氧化物可以吸收...

閱讀詳情 »

  一位良心未泯的飯店廚師拍攝的一些圖片,讓我們見識到了​​現在廣泛流行於餐飲行業的一些“佐料”,正在外面就餐的朋友們還是等吃完再看吧。 傳說中的三聚氰胺。這是一種蛋白奶。說白了也就是假奶……這種東西廣泛應用與奶茶等,香嫩潤滑就是這麼來的...

閱讀詳情 »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愛美女士都愛弄指甲,讓美甲也一瞬間上升到女士的美容行列中。但是你可知道,目前市面上的美甲工具淋漓滿目,工序也是五花八門,這些背後都隱藏著巨大的健康威脅,嚴重還可導致癌症的發生。 指甲油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叫鄰苯二甲酸酯,且含量很高,它主要起到軟化作用。這種物質會通過呼吸系統和皮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