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藥與西藥可以一起服用嗎?

◎ i-Nature 編輯部

中醫醫療是許多老人家的另一項主要醫療選擇型態,特別是慢性病患,可能同時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以西藥治療緩解症狀,佐中藥治療改善體質,雙管齊下,治療效益更佳,但是並非任何中西藥都能同時服用。

高血壓患者服用降血壓藥期間,不適合服用含麻黃素的中藥。麻黃素會收縮血管而降低降血壓藥的效果。

服用抗凝血劑可邁丁(warfarin)及阿斯匹靈(aspirin)者,併用銀杏、大蒜、當歸或丹參等,會延長凝血時間而導致出血現象,預定手術的患者不適合服用。

阿斯匹靈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和鹿茸、甘草、何首烏等含糖皮質激素的中藥,併用會增加消化道潰瘍的發生。

服用降血糖藥期間併用含糖皮質激素的中藥,會使血糖升高,影響病情控制。

治療心衰竭之毛地黃類藥物不宜與含鈣離子的珍珠母、龍骨、石膏等併用,會導致心律不整。使用毛地黃類藥物及「胃病散」,會使胃腸蠕動變慢,增加毛地黃的吸收而引起中毒。

甘草與強心類藥物併用,會增加強心藥對心臟的毒性。

含有機酸類的中藥如烏梅、山楂、五味子、蒲公英、山茱萸等,不可與抗生素中的磺胺類藥物合用,有機酸會增加磺胺藥對腎臟的損害,結晶析出引起閉尿或血尿。

金絲桃草與抗憂鬱藥物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百憂解(fluoxetine)併服,易導致血清素症候群(精神錯亂、痙攣、心跳過速、高血壓等)。

人參併用抗憂鬱藥單胺氧化?抑制劑憂適解(meclobeide)易產生躁動不安的反應。

抗生素中的四環素不宜與含金屬離子的中藥合用,如石膏、龍骨、牡蠣等,會降低抗菌效果。

蔓陀蘿和西藥阿托品(Atropine)併用易超過安全劑量,而造成阿托品中毒。

一般中西藥服藥間隔為二小時,西藥已由胃排空,再服用中藥較。但某些抗癲癇藥血中濃度易受其他藥物影響,可考慮間隔更長時間。但抗凝血劑如:可邁丁就算隔二至三小時後才服用當歸、丹參等,仍會增加出血機會。

藥師小叮嚀
中西藥配合恰當,可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若配合不當,不但降低療效,可能出現交互作用及毒性。若必須併用中西藥,請先向醫師或藥師諮詢,謹慎服用。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秋冬之際,氣溫逐步下滑,早晚日夜溫差大的影響,導致人體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引發心臟及周邊血管疾病,此時若是沒有及時加以正確診斷治療,最壞的狀況有可能會導致組織壞死,面臨永久失雙足的悔恨。下肢血管疾病分動脈與靜脈兩種 影響部位不同病徵也不同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現今社會許多民眾深受眼袋困擾,包括眼袋、淚溝、黑眼圈、皮下鬆弛等等都會使視覺上更顯疲憊老態,許多醫師評估後都建議做外開眼袋手術,但又因為坊間很多失敗案例造成眼瞼外翻而猶豫不決。所幸醫學美容的進步,知名整型外科診所院長林敬鈞醫師評估後,透過複合式眼袋手術,免除眼瞼外翻的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發起「費叔叔愛相挺」公益計畫。今年2020/12/02由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攜手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舉辦偏鄉老人服務活動,內容包含協助送餐、沐浴車服務、居家關懷,物資捐贈,並於12/03舉辦感恩餐會邀請200位老人家圍爐吃團圓飯,傳遞「caring f...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自10/5開打以來,截至11/30已施打超過571萬劑。但南韓接連傳出疑似施打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事件,雖然南韓當局已研判與疫苗無關,但媒體爭相報導相關新聞,導致台灣民眾人心惶惶。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度不良事件通報數創4年來新高,截止11/18共425件,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