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距離視力差 看電腦眼茫茫

中距離視力差 看電腦眼茫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白內障患者經過人工水晶體置換,能夠恢復視力、重見光明,即使多年來人工水晶體已有多種選擇,可以矯正近視、老花、散光,在手術後可以免除配戴眼鏡的不便;但許多患者反應看文件、挾菜時,仍會看不清楚。好消息是,市面上已有「光動科技」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滿足遠、中、近距離的用眼需求,尤其是提供40-60公分距離的好視力。

缺少中距離視力 造成日常生活不便

眼科診所院長蕭裕泉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中距離的用眼需求,大約是40至60公分的距離,例如看文件、打電腦、用平板、開車看儀表板、看行車導航,以及煮飯炒菜、挾菜……等,尤其對於仍在上班的族群,或是上了年紀的人,更會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不便。

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中距離有視力落差

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在近距離及遠距離的視力表現好,唯獨中距離稍有視力落差。蕭裕泉院長說明,植入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者,40公分左右的近距離視力清楚,但40至60公分的中距離會變得較模糊些,需要調整姿勢才能看清楚,但到了100公分以上的遠距離,又能夠看得清楚。

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 提供連續性視力

「光動科技」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則是新一代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蕭裕泉院長解釋,光動科技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可模擬人體自然眼的水晶體,光能量平均分配至遠、中、近焦點,提供連續且穩定的視覺品質。

「光動科技」提升光能利用率 夜間不容易眩光

而且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將上一代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繞射式設計重新排列,加上光動科技的設計可提升光能利用率,使進行白內障手術後在用眼時,較不易出現光干擾現象,晚上也比較不會眩光,即使在低光能暈暗狀況下,遠、中、近距離的視力表現依然穩定,不會受到光線因素而影響到視力的表現。

以為老花加重 確診為白內障

蕭裕泉院長曾收治一名約60歲的牧師,主訴講道時常看不見講稿內容,連在講台上看會眾的臉也都模糊不清,以為是老花加重,就醫檢查才發現,兩眼視力僅剩0.3,確診罹患白內障;經建議使用「光動科技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術後一併解決近視、老花、白內障問題,現在不用再戴眼鏡,視力也變得比尚未有白內障前更清楚了。

9/1上市 提供更好視覺品質

今年9月1日起,進階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已取得衛福部核准上市特材代碼,白內障手術可申報健保給付並差額給付人工水晶體費用,可以同時滿足遠、中、近距離的用眼需求,提供民眾更好的視覺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9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詹舒婷/台北報導】春節入境檢疫再放寬,指揮中心宣布自12月14日至2月14日春節方案為新版「7+7+7」方案,7天防疫旅館,7天在家檢疫,7天自主健康管理,在21天內要檢驗4次。另外,同住家人於入境者回家的第3、7天需自費做家用快篩。 ▲11月16日起至11月29,全國維持2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網路瘋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聚會場合脫口罩、高唱的影片,他表示,昨(10)日最早流傳影片說拍攝日期為三級警戒期間,「這與事實不符」,這是發生在6月7日解封後,報導中日期錯置了,自己一向遵守防疫規定,相關內容已經涉及假新聞,希望不要再發生。 陳時中解釋,自己出席很多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苗部分,第14輪疫苗提供AZ、莫德納、BNT等3大疫苗、共5類對象,雙11預約,後天開打。今(11)日上午10點先開放AZ疫苗,220萬人符合資格,截至中午,已有87.3萬人預約。 第14輪疫苗,提供AZ、莫德納疫苗第1劑,以及AZ疫苗(已接種第1劑間隔滿8週以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9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零本土個案,且無新增死亡。 ▲今(11)日新增9例境外移入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9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