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師必學的穴位按摩法『消氣穴』!尤其是有肝病的人,多揉太衝穴。平時沒事也可以揉揉,養生奇效喔!

按摩穴位消氣法

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人總會不由自主地發脾氣。中醫認為,“百病自氣來”,長時間生氣,往往會讓人的五臟六腑失衡,導致各種各樣的亞健康問題。比如,有腸胃疾病的人,常常一生氣就胃口不好,腹脹腹痛;人生氣之後,睡眠質量也會隨之下降,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失眠;心臟不好的人,一生氣就胸悶,甚至可能發生眩暈、抽筋等嚴重後果。
  中醫理論又怎麼解釋生氣呢?在中醫理論中,肝主怒,人一生氣,肝就會緊張。所以容易生氣的人,常被稱為肝火旺盛。肝火一旺,肝經就會不暢,導致氣血堵塞,給身體上下各部位都造成影響。
中醫師必學的穴位按摩法『消氣穴』!尤其是有肝病的人,多揉太衝穴。平時沒事也可以揉揉,養生奇效喔!

圖片來源  
  按太衝穴可“解氣”
無論是外感內傷,還是七情致病,最先起反應的就是氣。氣血異常的話,就影響到血液、臟腑、經絡等。由生氣帶來的多為氣滯或氣逆,所以生氣的人必須“解氣”。中醫師介紹說,中醫有一套解氣的方法。
點按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蹠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能感覺到動脈應手處,即是太衝穴。太衝是肝經上最為重要的穴位,有補虛瀉實的雙向作用。肝火旺時,點按此穴,可以平肝潛陽,行氣解鬱,活血化淤,清肝利膽。如果不方便用手點按,還可以用鞋跟來踩。比如說,女孩子的高跟鞋鞋跟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指”。
刮拭膻中穴至中脘穴:膻中穴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可以從上往下,從膻中穴用手刮至中脘穴,也可以達到解氣、舒緩症狀的作用。其實,很多人平常生氣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拍胸口,也是間接地做了刮拭膻中穴、中脘穴的方法。
  
  氣得頭疼可按穴位

另外,如果生氣得比較厲害,出現了頭痛、頭暈、胸悶、失眠等情況,還可以嘗試一下的“消氣”方法:
頭部:刮拭印堂穴(兩眉連線的中點)、太陽穴、百會穴(兩耳向前折,耳角連線的中點),可以減輕頭暈、頭痛的症狀。
背部:從膈俞穴到肝俞穴,再到胃俞穴,可以舒緩心情,減輕腹部不適。醫生建議,這些穴位處於背部,如果一個人不方便刮拭,可以自己靠著牆,用牆壁來按摩脊柱的兩邊,這樣就可以按摩到這些穴位了。
中醫師提醒,容易生氣的人,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如果感覺自己情緒開始激動時,不妨先提醒自己冷靜一下,坐下來按摩一下太衝穴,在“源頭”上把“氣”放掉。另外,生氣過後再按摩“消氣穴”,同樣可以可起到疏泄氣機的作用。
而有肝病的人,就要少喝酒、少生氣,多揉太衝穴。平時沒事也可以揉揉,養生奇效喔!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是重視面相的社會,因為面相反映人的審美觀及代表人際關係的第一印象;東方人鐘愛線條和諧柔美的「小鵝蛋」瓜子臉,也因此辣妹靚女無不想盡辦法成為「小臉」,瘦臉針、削骨方法都願一試。但是,近日卻有一名35歲婦人因削骨手術造成嚴重後遺症,導致腦部出血,險命危;有命理師即表示,瘦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年來,拜醫療科技進步,使得很多疾病都能藉由健康檢查而得知,並進而能及早預防病況惡化。一名六十多歲婦人,日前即因健檢得知血糖偏高,還發現有脂肪肝,經由醫師診治,並加強飲食控制與運動,不但血糖值降低了,就連肝功能也恢復正常。這名婦人的BMI為22kg/m2,屬於正常的體型,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80歲老婦人長期胸悶、胸口灼熱、喉嚨不舒服,是典型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有服用控制胃酸藥物的習慣,但最近藥吃完,身體無異樣,也忘記就診;不料,一星期後突然吐血,家屬緊急送往醫院,經過檢查才發現,她罹患逆流性食道炎併發食道黏膜出血,住院治療一星期才出院。收治這名老婦人的台北市立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四物湯除了幫助女性調經、補血,其實還能改善皮膚乾燥!中醫師說,「秋燥金,金屬肺,肺主皮毛」,皮膚乾燥是因體質「血虛風燥」,而四物湯能「養血潤燥」,藉由補血、增加血液循環,讓皮膚自然有光澤,達到緩解皮膚乾燥的療效。中醫師陳俊如表示,人體血氣不足,不容易將血液帶到皮膚下面的細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