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緩解疫苗副作用不適 抗炎、解熱鎮痛同時增強免疫

中醫緩解疫苗副作用不適 抗炎 解熱鎮痛同時增強免疫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適逢新冠肺炎疫情,中醫門診陸續有民眾因擔心疫苗注射後的不適而前來詢問。常見的流感疫苗副作用,除了局部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還有畏寒、發燒、疲倦、頭痛、肌肉酸痛等似感冒症狀,也可能出現皮膚的過敏反應,例如:搔癢、紅疹等,或者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表現。


40歲阿敏(化名),在施打AZ疫苗後先發燒畏寒,然後失眠、心悸加重,疫苗副作用症狀持續了將近1個月而前來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門診求診。阿敏有早發性的停經且心律不整、運動後容易頭暈的困擾,常常工作壓力大、肩頸僵硬痠痛、長期失眠症狀。醫師診療發現阿敏脈象沉而無力、舌頭乾而有裂痕,以中醫觀點來看,屬「陰虛氣滯」的體質,在用中藥滋陰安神、疏通氣機後,阿敏的不舒服才獲得緩解。


要避免疫苗注射後的不舒服或者嚴重副作用,中醫會是好幫手!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表示,中醫的治療方針,是糾正人體被激活免疫反應後的失衡狀態。不同於接種前吃普拿疼會有「影響體內抗體產生」的疑慮,中藥在抗炎、解熱鎮痛的同時可以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有助於調理消化功能及調整神經系統的活動


過去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少病人在接種前後接受中藥調理,梁祐爾醫師說明,輕度的新冠肺炎疫苗副作用症狀其實和流感疫苗雷同,中醫的解讀並無不同,會根據病人個別體質及症狀進行治療。注射前多扶正益氣;注射後類流感症狀,以溫通宣發、或解熱藥物,來有效緩解;針對胃腸道及皮膚過敏,中藥可透發紅疹,理氣化濕改善噁心、腹脹、腹瀉;而針對注射部位軟組織發炎而產生的緊繃腫脹,用針灸來鬆解,皆有不錯的療效。


根據梁祐爾醫師觀察,疫苗注射後發生的副作用症狀與病人原先體質相關,為避免同時感染流行感冒而增高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建議高風險族群儘早施打流感疫苗。


若是害怕副作用,注射前後可前往登記合格之中醫院接受中醫師的諮詢、診察,切勿擅自到藥房抓藥或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若是出現呼吸困難、心悸胸痛、意識及活動下降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血脂超標很傷腎! 高血脂讓腎功能惡化恐增加死亡風險
▸游泳後鼻子好癢! 10歲孩童鼻內竟有1條3公分黑水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憂鬱症不再只能透過藥物治療,近年來,美國及歐洲各國藥師採用重複經顱磁刺激新型療法,因非侵入性,對患者而言,不僅較無痛且也較為安全,是治療上的新選擇;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林俊媛指出,根據研究結果以及治療經驗,當面對藥物治療不佳時,患者若能及早接受重複經顱磁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69歲郭奶奶,因上下牙齒在多年前拔除,配戴全口活動假牙多年。最近感覺自己的假牙很鬆,特別是下顎假牙,喝水吃東西都會不穩、不舒服;另外還有一名60歲黃女士,上顎全口嚴重牙周病。到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門診診斷後,醫師建議裝全口活動假牙,加上植牙配件進行固定。改善傳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以為肥肉都在腰部嗎,其實肺部也會累積脂肪!澳洲西澳大學分析52人的肺部組織首次發現,肺部也會囤積脂肪,且BMI越高的人囤積越多。該研究可初步解釋肥胖與氣喘的關聯,西澳大利亞大學副教授Peter Noble認為,肥胖易加劇肺部發炎,增加氣喘風險,且脂肪會讓呼吸道增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子宮頸癌為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生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元前450年,有「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就曾發現過子宮頸癌的存在。為此,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徐千田防癌研究基金會董事阮正雄醫師,與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