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復健取巧 小心反使肌肉退化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宜瑾指出,膝蓋打直走路的方式若養成習慣,不但難以矯正回來,長期下來,恐使症狀惡化,導致復健更加困難。

一般人走路時,膝蓋會處於輕微彎曲,並利用肌肉收縮維持,但中風患者因肌肉失去力量,喪失行動能力,就必須仰賴復健,幫助回復正常走路;吳宜瑾說,復健過程較易痠痛,許多患者無形間會出現將腳打直、膝蓋往後頂等錯誤姿勢,這時關節結構造已卡住,長期下來,不但關節會磨損退化,甚至會連帶出現下背痠痛、肌肉無力、韌帶拉傷等情況。

物理治療師吳宜瑾進一步說明,要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其實在家就能自行練習,若為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躺在床上,將枕頭置於腳膝蓋下,讓膝蓋微彎,並試著讓腳離開床面,練習抬腳,若為可活動的患者,則可利用登階上樓梯的運動,幫助鍛鍊肌肉。

復健須經歷長時間的過程,除了每天勤做練習,家人也應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患者盡早恢復生活品質;吳宜瑾呼籲,復健過程中,若有痠痛等現象,就必須休息後再繼續,且應依照自己的狀況,加強運動強度,循序漸進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一名正要考大學的17歲高三女學生,因升學壓力大,出現咬甲、摳甲、摳皮膚等行為,手指甲摳的參差不齊、皮膚也摳破出現傷口,母親發現症狀越來越嚴重,女兒已10隻指頭都有小撕裂傷,心急之下前往精神科求診。醫師先做自律神經、性格的檢查,確診為焦慮症,發現她是一個害羞、內向又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24歲的上班族陳小姐,3個月前因男友劈腿,無預警提出分手,並事後才得知男友新對象竟是自己最好的姊妹淘,因感情遭逢鉅變,心情鬱悶,常常瞬間爆哭後造成胸口悶、頭痛,呼吸不到空氣,感覺快要窒息,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數據也都顯示正常,令她不堪其擾。  湖南中醫藥大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我們都知道,要有健康的肌肉,才能保護人體骨骼,避免受傷。那麼牙齒呢?每天用來咀嚼、撕裂食物的牙齒,真的不需要保護就可以永保健康嗎?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理事長趙培勳醫師表示,牙齦就是包圍著牙齒及其周圍骨頭的粉色牙肉,健康的牙齦如同守門員保護著我們的牙齒。 同理,當牙齦不健...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來源sohupf110) 正確洗髮方法,你知道嗎?小編是中招了,怪不得頭髮老掉!以後一定要這麼洗。 錯誤1:少洗頭皮,頭髮就能少掉點 掃盲:比平時多用一分力揉頭皮 洗發時看著一團團頭髮真是肝兒顫,於是都不敢碰頭皮,就怕掉得更厲害。其實它們在乾髮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