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痊癒就不用吃藥?醫:千萬毋湯!

中風痊癒就不用吃藥?醫:千萬毋湯!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些中風病患只是輕微無力,一個月就痊癒,他們覺得自己好了,就不用再吃藥,但停藥後,有人就在一、兩年內再度中風!」臺南新樓醫院醫務秘書暨神經內科主任陳滄山面對部分患者輕忽中風復發危險性,深感憂心。

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此外,每年另有約1萬7千多人因腦中風失去自主生活能力。一旦中風,10名患者中有1人一年內會再度中風。

再度中風,情況可能更惡化

在中風患者當中,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症(三高)等慢性病患者,或有抽菸習慣的人,都是再中風高風險族群。陳滄山主任指出,多數再中風患者的症狀比上次中風嚴重,原本一手一腳無力,再度中風,可能四肢行動都受影響,或語言能力退化,吞嚥困難甚至產生血管型失智症、血管性巴金森氏症等嚴重併發症。

陳滄山主任分析,預防再度中風策略,須視每個人狀況不同進行調整,舉例來說,中風患者以缺血性中風(又稱腦梗塞)占多數,約占8成,另兩成為出血性中風,而缺血性中風患者必須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形成血栓,引發二度中風,當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患者再中風風險可減少約三分之一。若搭配飲食、生活習慣調整、戒菸與三高等慢性病控制,並保持心情愉快,中風復發風險可進一步下降。


中風痊癒就不用吃藥?醫:千萬毋湯!

▲陳滄山主任提醒中風患者,不可輕忽再中風威脅。

擅自停藥,病患置身再中風風險

不過在門診中,陳滄山主任觀察到部份中風患者在復原後擅自停用藥物,因此身陷再中風危機,而背後原因主要有兩大類:第一,患者中風症狀消失便自認不用服藥,輕忽再中風威脅:第二,患者用藥後出現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藥物副作用,因而擅自停藥。

對於第一種患者,陳滄山主任多會苦口婆心,持續進行衛教宣導,若是第二種,便會建議更換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陳滄山主任解釋,目前抗血小板藥物以阿斯匹靈為第一線用藥,而阿斯匹靈常見副作用包括胃痛、胃潰瘍、胃食道逆、胃出血等,也有人嚴重到貧血、解黑便。另有患者用藥後產生長紅疹、眼皮腫、嘴唇腫等過敏反應,上述患者就得考慮更換其他種類抗血小板藥物,像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因機轉不同,較不容易出現胃潰瘍、腸胃不舒服、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對民眾預防再中風,提供另一種選擇。

出現FAST警訊,盡快就醫!

陳滄山主任也提醒,民眾一定要對中風症狀提高警覺,當出現「FAST」中風警訊,務必盡快就醫,爭取三小時黃金救援時機,F指的是Face,代表臉部表情不協調,A指的是Arm,代表雙臂平舉,一手無力,S為Speech,代表講話流暢程度變差,T則是Time,就是把握時間盡快就醫,避免腦中風惡化。關於急性腦中風的症狀辨識可能有不同的口訣,但是核心精神都在於這三種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並強調及早就醫。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現在很多人都出於亞健康的狀態,特別是40歲後,會明顯感覺到老的很快,面色無光、晦暗,容易疲勞、沒有精神,特別容易感冒……其實,這些症狀就是身體在提示您,需要重視了! 那怎麼做,怎麼養才能把身體調到最健康的狀態呢?老中醫的經驗總結出,要從精、氣、血來調節~   ...

閱讀詳情 »

黑醋是高粱發酵釀造而成,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多種氨基酸,吃薑時加醋是很好的養生方法。(大紀元,pixabay/新唐人合成)  吃薑時加醋是很好的養生方法。日本石原新菜醫師提出的調味料「黑醋生薑」,據說,每天食用30公克,10天就可以降低17歲血管年齡。醋泡薑真的有這麼神奇功效?日本電視節目曾...

閱讀詳情 »

★這本書除了瑜伽動作的練習,更有同為「母親」的感受陪伴。★產前產後每個階段專業瑜伽老師的孕期日記,讓你了解孕期身體的變化與對應。★解除壓力,輕鬆「孕動」,母子健康。 懷孕期間婦女體內會分泌大量的荷爾蒙,使肌肉組織變得鬆弛和柔軟。但鬆弛的肌肉韌帶加上變大的子宮使重心前移,骨盤過度前傾壓迫脊椎產生下背部...

閱讀詳情 »

自序 初為人母,開始體驗身體與飲食習慣的轉變 當自己從瑜珈老師的角色成為孕婦,也從女人成為母親,孕育生命的旅程該是多麼寶貴的體驗。從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就啟動了妊娠期,但隨著妊娠期一連串複雜多變的身心靈及飲食喜好的轉變是需要去立即適應的,直到分娩結束妊娠期才終止。 瑜珈 (Yoga) 一詞來自於梵語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