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主動脈疾病患者擅自使用抗生素 小心增加1風險

主動脈疾病患者擅自使用抗生素 小心增加1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經血壓控制藥物治療後順利出院,持續門診追蹤。但他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立即進行升主動脈置換修補手術後,現已平安出院。

主動脈相關疾病 具高致死率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表示,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是高致死率外科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然而,在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的用藥安全仍未有完整研究及治療指引。

為改善主動脈疾病的治療結果,林口長庚研究團隊針對台灣健保資料庫中31,570名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使用口服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死亡或主動脈手術風險1.5~2倍。

FQ增加主動脈剝離風險 謹慎使用抗生素

氟喹諾酮(FQ)為臨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近年已有多份研究報告指FQ可能增加主動脈瘤或剝離的發病風險,美國FDA也在2018年提出警語,建議高危險族群必須謹慎使用此類抗生素,以避免發生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

陳紹緯醫師指出,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氟喹諾酮(FQ)抗生素確實有可能增加主動脈疾病患者的風險,然而增加的風險並不高,病患不需要恐慌,建議在輕微感染時,除非是已無替代性抗生素的狀況下,FQ不應在主動脈疾病患者優先使用,但若在嚴重感染情況下,FQ仍是治療選擇之一。

定期至門診追蹤 避免病情惡化

陳紹緯教授提醒,主動脈疾病患者疫情在家也應注意血壓控制及用藥安全,若感到不適,千萬不可自行購買抗生素使用,以免危及性命。有主動脈疾病的病患,不論是否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或是未經手術的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長期都有可能進展惡化,患者仍應規律至心臟外科門診追蹤檢查,並按時服藥與嚴格控制血壓。

【延伸閱讀】

現代男性遇蟲蟲危機 不孕症比率明顯增加

男性睪固酮太低 醫曝染COVID-19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日本著名美魔女水谷雅子,已經47歲了,看起來卻只有20歲, 有不老仙妻的稱號! 她已生過2個小孩,還是很年輕貌美, 自從得到美魔女大賽冠軍後, 她一直受到大批粉絲的擁戴,但也有人質疑她虛報年齡或改圖, 但她用超強素顏打敗這些質疑! 但近日她參加一個體內年齡的檢測活動, 結果卻狠狠給她打...

閱讀詳情 »

頸椎病自我康復操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每個人均可以很快學會並練習。經常練習可以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鬆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準備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1.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每到冬天容易發作;中醫講究冬病夏治,在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天,同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時,利用中藥材在穴位上進行敷貼,達到提升免疫力,減緩冬病發作的目的。中醫師指出,今年三伏天為7月13日、7月23日、8月12日,民眾可把握。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戴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過完端午連假,家家戶戶歡喜團圓,但其實今年的端午節剛好是世界難民日,這些難民們每天都得活在恐懼當中,且因為武裝衝突等因素必須被迫放棄家園逃難,為了能幫助這些流離失所的難民們,台灣世界展望會特別邀請各界能伸出援手,給予關懷資助。根據聯合國統計,2012年非洲馬利爆發內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