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房自我檢測 有效早期發現乳癌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大部分乳房外科醫師都是男性,在面對乳癌病友時,很難「感同身受」,反倒病友姊妹分享罹病經驗,相互扶持,更能活得寬心自在。大林慈濟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世彬指出,透過自我檢查,可以發現乳癌早期,增加存活機率,女性朋友千萬不可忽略。

為了提供乳癌病友私密空間,大林慈濟成立乳房醫學中心,提供獨立診區,並定期舉辦講座。林世彬在第一場認識乳癌講座上指出,早期乳癌早期症狀為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不癢不痛、發生於乳房外上四分之一處,因此,女性定期自我檢查乳房就顯得相當重要。

為了讓女性瞭解正確自我檢查的方法,林世彬醫師現場以乳房模型來示範。首先查看外觀是否對稱、大小相似、皮膚有無過度色素沈著、皮膚有無皺縮、隆腫或橘子皮樣、乳頭有無凹陷,再摸摸看是否有硬塊或淋巴腫大、乳頭有無分泌物流出等。

站立檢查時,一手放置於腦後,另一手伸直、手指併攏,以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第一節指腹來檢查,以垂直按壓的方式地毯式檢查整個乳房範圍,包括左右兩側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等處。

另外,想要預防乳癌,除了每月自我檢查及每年定期篩檢之外,林世彬醫師強調,在生活上應該儘量吃簡單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維持理想體重、充足的睡眠、正常的作息、持續的運動,並維持愉快的心情。

應邀出席的寬心俱樂部會長蘇美雪表示,寬心俱樂部是由乳癌病友所組成,透過現身說法,幫助需要協助關懷的癌友姊妹們,互相支持關懷,更有勇氣來對抗病魔,歡迎乳癌病友踴躍參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7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我是1名護理長,看著醫院的病患來來去去,當然深知健康的重要性!但長久以來只專心在照顧患者,卻忘了要關心自己的健康!要不是女兒幫我安排此次健檢,發現肺部異常,沒有癌症家族史、不抽菸也沒有任何症狀的我,怎麼想都想不到自己就是位癌症患者。」 57歲的湯姓護理長,從事醫療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107年癌症死亡率胃癌在第7位。胃癌初期大部分都沒有明顯症狀,初期治療5年的存活率能有90%以上,但等到第3期就大幅減少至50%以下,復發機會也會上升。目前能早期發現的唯一方法,就是規律接受內視鏡檢查,假使發現食量突然變小,好像吃一點東西就會胃脹,恐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台灣許多大型典禮和集會活動紛紛取消。亞東醫院每年定期舉辦的「懷恩節」器官捐贈追思活動,為了讓許多想見到器官受贈者的器捐家屬如願,但又不能「逆時中」聚集人群,舉辦了台灣首次的線上直播「懷恩節」,讓許多器捐家屬能透過視訊,見到受惠於他們家人器官的受贈者,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107年度「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年報顯示,國人首次濫用藥物的年齡,以20~29歲的年輕人居多,約占44.7%,年齡不到40歲者超過90%。有鑒於毒品施用大多是年輕族群,主要習慣以網路、社群軟體與外界互動,食藥署特地規劃對新媒體(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