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口腔癌 無痕切除手術讓臉上無疤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口腔癌患者不再需要擔心接受手術後,五官或容貌會有明顯缺損!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療團隊,將心臟外科置換瓣膜的開心手術「降落傘式」縫合法,運用在部分口腔癌患者上,這項無痕切除重建手術,除了成功率及手術時間與傳統手術相當,更因為切口部位在頸部而非臉上,病人外貌與吞嚥、言語等功能也可同步重建。

嘉義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長正醫師提及曾收治的口腔癌病患,一位49歲吳女士因為忽略長期舌部潰瘍的徵兆,在3年前確診已舌癌第3期,當時的她對人生失去信心,甚至一度因為不想在臉部留疤而抗拒手術,經醫療團隊評估及溝通後,運用無痕切除重建手術,經8小時手術時間並住院兩週後,吳小姐不但順利出院,臉上也完全沒有疤痕,吞嚥及發音功能在持續練習後幾乎不受影響,經過3年來追蹤,腫瘤也沒有復發跡象。

口腔癌主要包括唇癌、舌癌、齒齦癌、頰黏膜癌等;張長正醫師指出,上述案例罹患的舌癌,3、4期的治療通常以手術切除同步重建為主;但傳統治療需要從下頷骨鋸開,或做部分上頷竇切除手術,甚至要拔掉一些牙齒,才易於舌部切除與重建,但會破壞病患的嘴唇、下巴,不僅造成外觀缺損、唇部外翻等問題,言語、吞嚥、飲食功能也會受影響。

面部無痕切除重建手術則僅在頸部橫切8-10公分,利用「降落傘式」縫合法,將要接合的皮瓣血管經皮下通道穿至頸部,用縫線暫時懸吊至口腔內缺損位置,再將皮瓣「降落」,最後從頸部做顯微手術接合動靜脈;該手術方式可同時達到吞嚥、語言功能與外觀的同步重建。

不過,不是每個口腔癌患者都適用面部無痕手術,若腫瘤位置集中在軟組織,如舌底、口底或部分舌頭,沒有侵犯到下頷骨及臉部皮膚,且沒有張口困難的牙關緊閉才可施行;若癌症細胞已侵犯或接近皮膚,臉部在切除範圍內,就無法「無痕」。

張長正表示,目前該手術方法國內部分醫院有在使用,病患的術後滿意度普遍良好,更能提昇病患生活品質,希望醫界能夠持續推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7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最近掀起獨木舟熱潮,陽光與海水交織可以暫時忘卻生活壓力,1名45歲男性因疫情工作壓力大,在暑假尾聲安排與家人玩獨木舟外,隔一天也爬山踏青享受大自然美好,沒想到一回家發現雙腿顏色像深紫色芋頭,同時出現許多水泡,原來個案在水上活動時就已嚴重曬傷,又爬山更是加重病況。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流感公費疫苗即將開打,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25)日公布,共採購605萬劑4價疫苗,於10月5日開打,因供貨情況良好,不再分階段施打,只要符合接種資格,均可接種。受到疫情影響,醫師預估接種情況將比往年更為踴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香港出現2次感染個案,新...

閱讀詳情 »

辦公室待太久,疲倦了嗎?身為上班族,坐在辦公桌、電腦前8小時是生活中的常態,但也因為長久沒有走動、活動,血液比較不循環,總是特別容易感覺疲倦,許多人可能都有帶一杯拿鐵走進辦公室的習慣,但一整天一杯拿鐵就夠了嗎?營養師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最推薦的Top5營養素! 提振精神,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 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如果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感到一陣頭昏眼花,小心!這很可能表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變高了,研究刊登在《神經學期刊》(Neurology)。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解釋,當站立時血壓突然下降,就會產生暈眩感,醫師稱這種情況為「姿式性低血壓」。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姿式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