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45歲的黃小姐(化名)為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開刀後因輔助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身體狀況不適,擅自停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回診時也未如實告知醫師。術後第3年發現全身性轉移,更瘦成皮包骨,被先生帶回緊急就醫才願好好配合治療,現持續用藥病情遂轉向穩定。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乳癌中心鄭翠芬主任指出,黃小姐雖是早期乳癌,但術後未良好配合醫囑持續治療,很容易導致癌細胞在短期內復發甚至轉移,提醒早期乳癌患者不可輕忽術後預防的重要性。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教授呼籲,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已超越8成,且現今治療日新月異,患者可依照不同基因表現訂定個人化治療方針,術後應配合醫囑積極治療預防復發。


乳癌精準化治療 術前+術後輔助治療預防復發


鄭翠芬主任說明,乳癌現已邁向精準治療,確診後會先依照基因表現型態區分為5種類型,施以不同的治療組合。其中HER2陽性乳癌患者,因癌細胞容易快速生長分裂,屬於較易復發及轉移的型別,通常建議患者除手術、化療、放療外,額外使用標靶藥物治療。


陳達人教授則指出,藥物的輔助治療又可分為手術前及手術後兩種。針對腫瘤大於2公分且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通常會建議除術後輔助治療外,可選擇術前就使用輔助治療;若經濟許可,亦建議額外搭配新型的「術後強化輔助治療」,進一步降低癌細胞復發的機率。


新型術後強化輔助治療 預防復發更上一階


陳達人教授補充說明,由於統計顯示HER2陽性乳癌患者即使進行了術前及/或術後的輔助治療,5至10年後仍有3成左右的復發風險,因此建議患者考慮在術後原有的標靶藥物後,接續使用口服標靶藥物1年,研究顯示約可再降低3成乳癌復發風險。


鄭翠芬主任分享,目前院內已有一名32歲的年輕乳癌患者,考量年紀尚輕抗癌之路漫長,希望能更全面性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現已加入新型的術後強化輔助治療,一天一次用藥便利,反應良好並持續追蹤中。


術後定期回診≠預防復發 術後仍應積極配合治療才是關鍵


陳達人教授提醒,早期乳癌若只是術後定期回診,不等於預防復發。患者仍應積極配合醫囑,穩定確實用藥,才可有效預防癌細胞轉移。鄭翠芬主任呼籲,患者若有任何生心理或醫療需求,如:生育或疑似藥物副作用的不適症狀等,都應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醫師可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組合,切勿擅自停藥或採用偏方治療得不償失!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了三千煩惱絲更煩惱! 這些名人力挽形象植回帥氣
▸皮膚過敏不等於敏感肌 醫美療程救問題肌PLT穩定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榮民總醫院為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醫學中心,多年來不斷發展精進各項醫療量能,全方位推動各項維護社會大眾健康的行動。今年適逢建院40週年,為引領提升區域醫療品質,落實醫學中心社會公益責任,擇定前往醫療資源相較匱乏的臺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提供義診。 醫療資源貧乏 就醫至少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年前確診時,Andy年僅52歲。那時,他在電腦軟體公司負責銷售與維護業務,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覺得格外疲累,工作起來力不從心。 後來,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他發現,周遭行人好像都走得比他快,連穿著高跟鞋的小姐也能輕易超越;一吃完午餐,眼皮就沈重地快要張不開眼;到附近便利店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癌是隱形的健康殺手,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生命威脅劇烈。所幸,今日肺癌邁入個人化治療世代,佔國人最多數的非小細胞肺癌,不僅有多款標靶藥物可用於不同基因型,基因檢測技術也大幅躍進,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陳姓女子假日待在家料理健康美食,結果因為長時間切菜、備菜,且烹飪姿勢不正確,而引發肌腱炎。她非但沒有休息還接受推拿,導致症狀惡化,劇痛且手腕無法彎曲,經醫師藥物治療並且搭配護腕固定患部,加以休息,現症狀已明顯改善。 肌腱炎急性發作 常見症狀有這些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