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父母有先天性心臟病 雙胞胎兒女罹病風險達12倍

父母有先天性心臟病 雙胞胎兒女罹病風險達12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有先天性心臟病,懷孕前就開始預防!國內最新研究發現,父母有先天性心臟病,生下先天性心臟病兒女的風險高出5倍,若是生下雙胞胎,風險更高達12倍。此成果已發表於「日本醫學會雜誌」(Circulation Journal)。

3成先天性心臟病 有家族群聚性

林口長庚醫院醫學研究部巨量資料研究中心,以及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利用國內健保資料庫分析先天性心臟病患的家族群聚性,結果發現,約有3成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與家族群聚性有顯著關聯,其中直系血親的關聯性最大。

父母有先天性心臟病 兒女增加5倍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治醫師林育聖表示,此研究發現,父母親有先天性心臟病時,比一般家庭生下先天性心臟病兒女增加5倍的風險,如果是生下雙胞胎,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風險,更可高達12倍。

先天性心臟病患 生命週期短

林育聖醫師強調,先天性心臟病是目前新生兒中最常見的先天性異常,發生率約有1.4%,全台目前約4萬病患,雖然醫療手術及照護進步,越來越多病患的平均餘命,已從過往的30多歲逐漸延長至50多歲,但是生命週期仍顯著低於一般人。

懷孕前先諮詢 提早預防、治療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高心血管風險的成年先天性心臟病病患,至少每1至2年應定期回心臟科門診追蹤,並於懷孕前接受諮詢和評估。林育聖醫師也提醒,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建議一等親的親屬最好至心臟科門診進行檢查與評估,了解是否有潛藏的先天性心臟病,以提早預防與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友除了要爭取更長的存活期,也值得擁有高品質生活。為了避免癌友因癌症骨轉移病識感低,耽誤診治時間;改善患者治療積極度低的窘境,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陳自諒院長表示,院方舉辦二週年院慶系列活動期間,啟動《BoneBone骨力 抗癌有力》策展,宣示醫院積極協助癌友全方面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新增個案,分別來自菲律賓2例(第744例、第749例)、俄羅斯4例(第745例至第748例)、本國籍美國入境(第740例),當中俄羅斯病例原訂在今日要表演芭蕾舞,全團員共52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對其他48人再採檢,主辦單位也在午間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媒體報導,台北榮總在1萬4,765件血液檢體中,發現11件新冠抗體陽性,很可能曾經感染新冠肺炎,回推陽性率約萬分之5,全台可能有1.8萬人具有新冠抗體,研究成果發表在《刺胳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醫學期刊,意味台灣可能潛藏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39歲女性,長期經痛與經血過多,白天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晚上也難以成眠,情緒變得非常負面。婦產科求診用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直徑竟然是9公分,一般女性則只有4至5.5公分,體積更是7至8倍,確診子宮肌腺症,後利用高劑量黃體素治療,症狀大幅降低,治療1年後子宮直徑也縮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