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痛90%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體積擴張7倍最嚴重恐不孕

經痛90 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體積擴張7倍最嚴重恐不孕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39歲女性,長期經痛與經血過多,白天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晚上也難以成眠,情緒變得非常負面。婦產科求診用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直徑竟然是9公分,一般女性則只有4至5.5公分,體積更是7至8倍,確診子宮肌腺症,後利用高劑量黃體素治療,症狀大幅降低,治療1年後子宮直徑也縮小2公分。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鄢源貴表示,當經血排除不完全,有可能殘留在子宮內壁或回流到輸卵管或以外地方,例如卵巢、膀胱、大腸等縫隙,就有可能發生子宮內膜細胞異常增生,也會發生發炎反應。經痛是很常見症狀,也可能誘發嘔心、想吐、腹瀉等不適,長期發炎則容易發生組織纖維化。


鄢源貴持續說明,個案子宮體積大於一般女性,原因在於子宮內膜細胞侵犯到子宮內壁,除了組織異常增生,也因長期發炎,造成引發血液聚集腫脹外,在不斷受傷修補下還有了一定程度纖維化。比較保守的治療多用服藥方式,讓月經影響降低,有時會用藥物希望讓病患暫時停經,不讓經血持續影響受傷部位。


鄢源貴也說,子宮內膜異位最嚴重可能導致不孕,如果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有可能會動用外科手術。下治療診斷時,必須考量患者有沒有生育打算,去除病灶處時要很小心,因反覆手術也可能影響子宮、卵巢、受孕等功能,因此術前跟病患要良好溝通,如果病患仍有受孕需求,就會偏向使用長期藥物治療,減少子宮受傷風險。


鄢源貴補充,臨床統計中,台灣約有30%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相關病症,因經痛到婦產科就醫的女性,當中90%很可能與子宮內膜相關,可以說大部分經痛跟子宮內膜異位有關係,若不搭配藥物控制,只要女性還有月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會再復發,為避免因反覆手術影響子宮,長期藥物治療成趨勢。


鄢源貴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慢性疾病,除了要有長期治療的觀念,也要每3至6個月定期追蹤。此外,保持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過度進補,規律運動釋放壓力,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都有助於控制疾病、避免惡化或復發,找回屬於自己的健康人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生殖醫學停看聽 北醫婦科醫師王呈瑋健康開講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14歲載13歲…騎車撞護欄1死1傷」、「少年無照載2弟2歲童站踏板摔死」等交通意外事件頻傳,暑假才過一個月,兒少發生交通意外卻已造成7死8傷,高居兒童事故傷害死亡第一;而溺水意外也造成7死2傷,排名第二。兒福聯盟統計,暑假至今,兒少發生意外事件,共造成22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電視中的靈異事件會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一名七旬翁日前和兒子說,他看到死去的老伴來找,要和老伴回老家,嚇得全家人毛骨悚然;經由家人帶他就醫,才發現老翁會看到死去的老伴,原來是「瞻妄」作祟。這位老翁原本住在彰化,老伴多年前過世後就獨居,兒子不放心老翁獨居,因此把他接到台中市同住;...

閱讀詳情 »

保健常識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就是不讓腸胃造反!   腸胃道掌管人體消化與免疫,是工作量最大的器官之一,不想疾病在腸胃道造反嗎,日常保健做好,你就不需要煩惱。 有句話說:「腸胃好,人不老。」一語道盡了腸胃道身負的重責大任。過去台灣人很依賴吃胃散、征露丸來解決腸胃道的小病痛,這卻不是腸胃保...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打敗年紀輕熟女鈣出好骨力   三十歲之後的輕熟女,鈣質流失速度加快,養骨這件事就相形重要,如何有效增加鈣質攝取量、降低鈣質流失,想要留住好骨力的你不可不知。     根據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歲以上、懷孕或哺乳婦女,每日鈣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