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治療都無效? 竟是癌細胞基因突變

乳癌治療都無效? 竟是癌細胞基因突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女性,8年前確診罹患乳癌第2期,手術切除、化療仍復發,甚至轉移淋巴、肺、肝、腦等多個器官,一度發生癲癇及嚴重黃疸,已經無藥可用;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原來癌細胞產生基因突變,還因此找到了解藥,腫瘤也消失了。

個人化基因檢測有解

收治個案的新光醫院乳癌中心主任鄭翠芬指出,該患者前後使用各種化療藥物,荷爾蒙藥物也用到了第3線,但仍不見成效,且一而再的復發,找不到其他治療藥物情況下,建議接受個人化基因檢測,找到發生基因突變的癌細胞,也發現原本用在腎癌的標靶藥,可抑制乳癌細胞基因突變,經過2個月,不但黃疸沒了,腦部的癌細胞轉移也消失了。

癌症基因隱藏治療解藥

鄭翠芬主任表示,所謂的個人化基因檢測是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精確找出患者的癌症基因圖譜,包括基因形態、細胞受體、分裂狀況、致癌成因。根據不同類型的癌症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為患者量身打造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達到癌症個人化醫療的目的。

2類癌友優先建議

鄭翠芬主任強調,癌症個人化醫療其實就是精準醫療,先找出患者的癌症基因,再經由用藥配對檢測,找到能抑制癌細胞的特定藥物,大幅降低治療無效及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建議接受治療無效、反覆復發的癌友,可進行個人化基因檢測,有機會找到解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個人都有家庭醫師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啟動「全人全家全社區健康教育志工培訓計畫」,結合台灣省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退休教師及社區大學教師,透過培訓計畫成為家庭醫師志工,未來全台各縣市每個社區、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都有專屬家庭諮詢醫師。計劃發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輪狀病毒侵襲力驚人!根據統計,國內5歲以下幼童每年約有2、30萬人次因感染輪狀病毒就醫,且是嬰幼兒因腸胃炎住院率首位,每3、4名患者就有1名要住院,症狀輕者發燒、嘔吐、水瀉,嚴重者可能脫水、多重器官衰竭,甚至致死,每年全球更達50萬人死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

閱讀詳情 »

俗語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不僅是老一輩所傳承的觀念,越來越多研究也證實這項說法,特別在養育小孩的階段差異最明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發現,常接觸灰塵、動物毛髮和細菌的新生兒,日後罹患過敏和氣喘的機率降低。 研究人員追蹤 467 名出生在巴爾的摩、波士頓、紐約的新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達人網之前曾經報導過「多吃蕃茄可以降低停經婦女罹患乳癌風險」,其實蕃茄的好處不止這些。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吃蕃茄還可以降低腎臟癌的風險,一天如果吃 4 個蕃茄,可以降低 45% 機率。研究認為抗氧化是抑制腎臟癌的關鍵,不過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蕃茄中含有豐富的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物,在過去的研究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