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乳癌病患亂服偏方 當心癌細胞轉移增死亡率

乳癌病患亂服偏方 當心癌細胞轉移增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48的黃小姐,在去年3月時發現乳房上方有硬塊,進一步檢查後,確認罹患第二期乳癌,腫瘤已有3公分,隨即接受手術及化學治療,目前黃小姐接受治療已有一年半的時間,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乳癌患者每5人中就有1人在新北市,新北市已連續8年蟬聯乳癌發生人數之全國居冠,佔近2成比例,使得乳癌成為新北市女性健康第一大威脅。

經期後一周可透過觸診 進行自我檢查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乳癌每年新診斷人口逐年增加,發生人數已破萬,以東方國家來說,女性朋友有2個時期容易好發乳癌,第一是45~50歲,第二則是60~65歲,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在門診上見過最年輕的患者僅有21歲,但民眾若能早期發現、治療,五年存活率將可達到88.7~97.5%。

那民眾應該要如何自我檢查?醫師表示無家族史的民眾,30歲以後應每年定期做篩檢,若有家族史的民眾則是將年齡往前推5~10年,舉例來說,媽媽在45歲時發現罹患乳癌,女兒就要從35~40歲間開始定期篩檢。除此之外,對於較年輕的民眾,可利用經期後一週進行觸診,若發現有異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切勿聽信偏方 當心降低存活率

一旦發現罹患乳癌後,患者最常擔心癌症等於死亡、治療等於花錢、治療過程辛苦等,且容易有不治療的迷思,包括害怕受苦、認為治不好、覺得不嚴重、聽信偏方治療和經濟問題。

雙和醫院乳癌個管師吳雪綺醫師表示,在門診上最常聽見的偏方迷思,大多都是服用中醫居多,因為在中藥配製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非中藥師的調配方或來路不明的中藥等,使得癌細胞轉移,往往到醫院求診時都已是末期,死亡率也大幅增加,所以,醫師提醒民眾定期篩檢,有助於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增加乳癌存活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我國高達八成以上的氣喘病患,都是因過敏而引起,而在這春夏交替溫差極大,外加潮濕讓塵螨大量孳生的情況下,恐讓這個時節,成了氣喘患者的「恐慌危險期」。 我國氣喘患者 高達150萬 然而,普遍民眾均認為,一定要喘氣如牛,並且喘到面紅耳赤才叫做氣喘,但其實氣喘不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因環境變化、國人生活作息改變,導致我國過敏兒童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十個孩童就有一人罹患氣喘,每三個孩童就有一人有過敏性鼻炎,而這些過敏兒,均讓媽媽們忙於照顧苦不堪言;就有一位生了兩個小孩的媽媽,孩子均有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半夜時常不是癢醒就是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的3到5月,林小姐的眼睛就癢個不停,有時候上班辦公時,眼睛裡面就像有上千隻螞蟻在爬。雖然癢起來很難過,但是有時,好不容易排好假要去看醫師,偏偏那天眼睛非常正常,不痛也不癢,真不知道看病時要跟醫師說什麼。一年復一年,不斷的重複同樣的過程。 手部細菌多 當心感染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32歲外食族女性,喜歡喝冷飲冰品,有內外痔,便秘反覆發作多年,經常3到4天才解一次大便,大便經質硬難解,偶爾伴隨有大便流血情形,經常需要服用軟便劑或是灌腸才能改善;且若大便不解,則易腹脹、口乾、頻尿。經過中醫師使用養陰清熱潤燥止血的方法治療,服用1週後大便較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