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症狀誤認過敏 不篩檢致三期乳癌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1歲陳女士6年前發現左側乳房皮膚有紅色一片片有如過敏的症狀,起初以為是濕疹,自行去西藥房買消炎成藥,一吃半年都不見改善,之後前往大醫院診斷,已是乳癌第三期。陳女士因自認為身體健康、無家族病史且常常運動,從來沒做過乳癌篩檢,直到確診為乳癌後,才驚覺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指出,據健保局資料,93-98年間被診斷為乳癌的50-69歲婦女中,如上述個案未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診斷為早期乳癌的比率僅76%;而接受過3次以上篩檢,診斷為早期乳癌的比率為92%,較未曾篩檢的女性高出15%,顯示定期乳房攝影篩檢的重要性。

同樣為早期治療存活率極高的婦癌-子宮頸癌,據國健局99年子宮頸抹片資料顯示,40歲以上且10年沒做抹片檢查的女性,其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者有2%;而30歲以上有定期做抹片檢查的婦女中,其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者為0.5%,兩相比較,40歲以上且10年沒做抹片的女性,罹癌危險是定期接受抹片檢查者的4倍!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鄭文芳提醒,一般人認為年輕人對子宮頸抹片接受度較高,但其實台灣30-34歲女性的篩檢率反而是各年齡層最低,只有51.1%,甚至不及60多歲的阿嬤級女性。輕熟女應提高警覺,別因為自恃年輕就忽略定期篩檢!

根據國健局100年篩檢資料顯示,每167位45-69歲接受乳房攝影篩檢的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乳癌;每70位30歲以上接受抹片篩檢的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顯見篩檢效益相當高。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強調,婦癌中發生率分列一、二名的乳癌與子宮頸癌,早期發現的五年存活率高達8-9成,而現今的婦癌像慢性病一樣,透過藥物控制、長期追蹤,可降低死亡風險,只要持續定期篩檢,乳癌與子宮頸癌就不再嚴重威脅到婦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77

相關推薦

肝臟是人體負責消化和代謝的重要器官。即使是很小的肝臟損傷也可能危及生命。 《印度時報》刊出美國、英國、加拿大、印度和以色列多位專家總結出的“最傷肝臟的9個殺手” 1.睡眠不足。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間工作或者娛樂的習慣,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

閱讀詳情 »

你也是外食族嗎?當心一天三餐都吃外食的話,不但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跟脂肪,各式食物當中的食品添加劑也會在內臟中逐漸累積,體內毒素一不小心就會超標,提高疾病的風險! 雖說大家都知道自己煮得比較健康又營養,對於忙碌又獨自居住在外的上班族來說,外食其實是不得不、也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那究竟這些忙綠的外食族應...

閱讀詳情 »

現在飲食習慣使然,過多的飲酒和大量的高蛋白食物,越來越多人得到「痛風」這個疾病。 小編自己過去就有朋友平常沒什麼事,但是痛起來連門都沒辦法出。可是痛風患者不管怎麼控制飲食,它就是會發作,甚至到後期還會出現可怕的關節畸形! 其實這也是腎虛的一種症狀,因為腎的過濾功能減弱了,血液裡的酸毒排不出去,隨著血...

閱讀詳情 »

名模隋棠懷孕後仍纖細如孕前, 令大家嘖嘖稱奇, 近日她再公開消水腫秘方: 到孕期的中後期水腫幾乎難以避免,發現讓水腫退散的四寶缺一不可, 一、包括持之以恆的運動 (新陳代謝的根本,很重要很重要不能偷懶) 二、低溫萃取的紅豆水 (千萬別喝很多魚目混珠用紅豆直接磨粉的假紅豆水,只會喝了一堆澱粉) 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