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腫如乒乓球!醫「先化療再切」保術後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乳癌腫如乒乓球!醫「先化療再切」保術後生活

一位55歲罹患乳癌第四期的陳姓婦人,腫瘤已長到比乒乓球大並擴散到皮膚表面,造成乳房大面積破皮。經醫師評估後先進行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開刀切除,並執行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來預防淋巴水腫,大幅提升治療效果與舒適度。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邱郁婷說明,病患求診時左邊乳房腫塊已有一年多時間,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過大,加上腋下淋巴結擴散,若採用傳統治療觀念先切除腫瘤再進行術後化療,會對病人身體造成較大傷害。

先化療後切除乳癌腫瘤 降低術後傷害成新趨勢
若在手術前先進行化療,約六成病人能夠使乳房的腫瘤及擴散之腋下淋巴結顯著縮小,能夠降低病人手術傷害、縮小手術疤痕,甚至能夠進行乳房保留手術,保留大部分健康的乳房,不需要將乳房完全切除;而少數腋下淋巴結擴散不嚴重的患者,在化療過後有機會將擴散到淋巴的腫瘤完全被殺死,就能免除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廓清,病人就不會再有術後淋巴水腫的情形。先進行化療再接受手術,已經成為乳癌治療的新趨勢。

陳女士經化療後效果顯著,不僅突出的腫瘤幾乎完全消平,腋下淋巴結也縮小許多,但由於化療以前腫瘤實在太大,腫瘤又距離乳頭較近,邱郁婷醫師擔心腫瘤細胞藉由乳頭擴散到其他部分的乳房,因此建議陳女士接受乳房全部切除手術。腋下淋巴結的處置上,由於化療前的淋巴結擴散實在太過嚴重,化療後仍有幾顆殘存的轉移淋巴,所以依然不能免除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全部廓清,以求達到更好的癌症控制。

搭配整形外科 回復正常生活品質
考量到陳女士還年輕,若癌症控制得當,仍然有十幾年的存活時間。為讓陳女士術後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邱郁婷醫師尋求整型外科醫師協助,為病人做淋巴靜脈重建,在乳癌手術的同時進行淋巴靜脈吻合手術,做為預防之後會發生淋巴水腫狀況。

邱郁婷醫師呼籲,45歲以上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政府有補助二年一次的乳房攝影,若有家族史則40歲就可以做,鼓勵婦女朋友配合政府政策做免費的定期篩檢。若是自我檢查發現兩邊乳房硬度不一樣,或乳頭出現血水那樣的分泌物,就應盡快到醫院找專科醫師做檢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北訊】公共電視自5月21日起,貼近觀眾生活型態,推出台灣第一個週一至週五跨螢互動九點檔,由全新的4K直播益智節目《一呼百應》打頭陣,黃子佼、吳姍儒(Sandy)主持,觀眾可邊看電視播出,邊玩節目App與活動,打造即時互動樂趣。首集來賓王仁甫與許孟哲,更展現「5566」合作無間的功力,兩人竟因愛妻...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3分之1人口具有過敏體質;根據國健署資料指出,約有5.1%民眾曾被醫師診斷有氣喘問題。然而,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過敏原眾多,到底該如何防治氣喘一再反覆發作?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想要控制氣喘除了配合醫囑之外,做好環境控制也相當重要!國健署也呼籲民眾正視氣喘與呼吸道疾病的潛在威脅,及...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韓悅 編譯 生活中沒有什麼比睡個好覺更好的了,也沒有什麼比睡不好覺更糟的了。即便你遵循所有這些規則:把手機置於臥室外、睡乾淨的床單、在合理的時間上床睡覺、睡夠8小時等等,你仍然可能在醒來時感到身體疼痛和暴躁。還有哪裡不完美呢?對,是你的睡姿! 仰臥 我們都知道那種依偎在床上、各種扭...

閱讀詳情 »

食品若在有效期限內,就一定品質無虞,可以安心食用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提醒,那可不一定!食品的有效期限指的是在特定的儲存環境下,包裝食品可供食用的最終期限;然而,若食品開封後,或是存放環境不當時,都可能加速食物腐敗的程度,建議民眾在食用前仍應目視、鼻聞,或小口品嚐味道,確認安全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