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燥症患者靜坐也會喘? 當心肺動脈高血壓

乾燥症患者靜坐也會喘? 當心肺動脈高血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4歲女保險員在罹患乾燥症的若干年後,突然出現喘不過氣的症狀,連爬一層樓、安靜坐著也在喘,根本無法工作。不尋常症狀嚇得她趕緊回到過敏風濕免疫科就醫,還會診了心臟科與胸腔科醫師,透過心臟超音波估算,肺動脈壓力竟超標達120毫米汞柱,再經右心導管檢查後,確診為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隨時有猝死威脅。醫師告誡病患持續控制治療乾燥症,也同時服用肺動脈高血壓專屬藥物,目前她已恢復體力正常工作。

平均延誤診治兩年 自體免疫疾病恐引肺動脈高血壓

  三軍總醫院醫療副院長鄭書孟表示,很多中壯年族群以為體力變差,是工作忙碌疲累導致,但「又喘又累」的徵兆可能就是肺動脈高血壓所引起,診間可見很多病患等到受不了才就醫,甚至跑遍各科門診,平均延誤治療一至兩年。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引起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其中修格蘭氏症候群又稱「乾燥症」,病患會有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等症狀,女性好發率高於男性,由於身體免疫系統破壞心臟及肺部組織,使得肺動脈血流阻力增加,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

心臟功能受影響 「又喘又累」是徵兆

  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看似是肺部疾病,但「心臟也是肺動脈高血壓的受害者」,鄭書孟說,由於肺動脈壓力上升,阻力增加,長期導致右側心臟耗費更多能量,才能將血液送至肺臟進行氣體交換,若沒有及時治療,恐演變為右心室肥大,心臟衰竭,影響全身循環和周邊器官,猝死機率高。蔡長祐也感嘆,曾遇過病人「早上才跟你打招呼,下午就猝死,令人措手不及!」

  兩位醫師都指出,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最明顯的症狀是「喘」,病人只要稍作運動、行走就喘不停,甚至與過往相比,原本可以爬三層樓,但現在無法爬樓梯,活動耐受性變差就應當心。

「自體免疫疾病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藥物 健保給付!

  近年治療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的藥物愈來愈多,鄭書孟指出,相較過往只有單一藥物可使用,目前健保署已給付自體免疫疾病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的專屬藥物,提供患者接受合併藥物治療的選擇,也減輕其經濟負擔。蔡長祐說,曾遇過病患因一線用藥未達理想目標,因此再加上第二種肺動脈高血壓專屬藥物合併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

跨專科團隊照護 定期檢測心肺功能

  蔡長祐也說,很多病患不曉得自己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等到喘不過氣,前往心臟科或胸腔科就診,才發現其實是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動脈高血壓導致,因此這類患者需要跨專科團隊照護,建議避免到高海拔地區活動,天氣冷熱交替之際注意保暖,且必須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鄭書孟也建議,病患應接種疫苗降低流感和肺炎感染,減少劇烈運動,定期檢測心肺功能,追蹤病情,降低猝死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年節餐桌上的大魚大肉對一般人來說是美食饗宴,但對於沒有牙齒的老年人而言,即使戴上活動假牙,咬到稍硬的食物,還是會覺得牙齦不舒服;即便考慮全口重建,又得擔心短時間內無法完成植牙。專業牙科醫師林楚喬表示,目前All on 4能解決這些難題,想好好吃頓年夜飯,趕在農曆新年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 16 歲的女孩,最近兩年來發生無數次不明原因的臉部水腫,原本可愛亮麗的臉蛋每次水腫時,不僅眼睛腫到無法睜開,整個臉看起來就像滿月一樣圓,還被同學笑稱大餅。父母擔心孩子的健康與心理受到影響,多次至診所就醫卻找不出原因,最後由朋友轉介馬偕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徐世達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熱愛水上活動 不想時時戴蛙鏡醫師靠近視雷射矯正近視400度的眼科醫師洪國磯,因為熱愛水上活動,卻因近視不得不時時戴著有度數蛙鏡,受醫學訓練多年,了解近視雷射安全性的他,後來決定接受雷射治療,從此擺脫框架眼鏡的枷鎖。洪醫師表示,對於雷射矯正後的效果相當滿意,術後多年來不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的心肌梗塞預防藥物要吃多久?」急性心肌梗塞後,無論有無置放支架,非高出血風險的患者都應服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雙抗)至少1年。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政翰副教授指出,雙抗能預防心血管事件再發,若是反覆心肌梗塞、糖尿病等患者,更可能需服用至第3年,呼籲患者應規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