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眼症是眼睛「缺水」還是「缺油」呢?

乾眼症是眼睛「缺水」還是「缺油」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乾眼症並非一開始就會出現眼乾的症狀,可能出現疲倦、畏光、灼熱、流淚、搔癢、異物感、刺痛、視力模糊等情形。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表示,大眾對於乾眼症的認知,多以為是淚液分泌不足導致,但其實淚液的結構分為三層,由外而內分別為脂液層、水液層及黏液層,當此三層結構中任一層出現分泌不足或不均衡的情形,就可能會罹患乾眼症,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因過度乾澀,導致角膜上皮受傷、破裂,進而影響視力。

乾眼症分為「缺水型」、「缺油型」兩大類

造成乾眼症的原因相當複雜,王孟祺醫師說明,乾眼症主要分為缺水型與缺油型兩大類型,淚水分泌太少的患者屬於缺水型,多為更年期過後的女性、長時間戴隱形眼鏡的族群居多,或曾進行眼部手術、糖尿病、免疫風溼疾病等,都可能有所影響;而淚液蒸發太快的患者則屬於缺油型,一般來說眼睛藉由眨眼來分泌脂質,藉以避免淚液蒸發過快,但現代人長時間盯著螢幕,眨眼次數相對減少,再加上空調、空氣濕度較低的環境、粉塵、菸害等環境因素影響,也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而此類型患者多數有瞼板腺功能障礙,除讓眼睛適當休息外,更應遵從醫師用藥,適時補充含油份的人工淚液。

人工淚液是緩解良方 熱敷對缺油型有幫助

針對乾眼症診斷,王孟祺醫師解釋,除觀察症狀外,也會進行基礎的淚液分泌測試,找出引發乾眼症的原因,根據症狀嚴重程度,給予熱敷、清潔、人工淚液、藥膏或口服藥物,嚴重者則需要透過手術等方式治療。對患者而言最能即刻緩解的方式即為人工淚液,同時也是最簡便的治療方法,但最重要的仍為持之以恆,才能使乾眼症逐步好轉。

王孟祺醫師提醒,針對缺油型患者應注意自身眨眼次數並進行熱敷,使用40-45度的溫熱毛巾或眼罩,輕敷於眼睛與眼周,每日2至4次,每次約3至5分鐘,藉由熱敷讓瞼板腺內阻塞的油脂溶解,緩解淚液中油分不足的問題,並且需注意眼瞼的清潔,平常也應多攝取含有Omega-3的深海魚類。

避免乾眼症上身 可以這樣做…

預防勝於治療,為避免乾眼症上身,王孟祺醫師呼籲,平時作息應維持充足睡眠、避免長時間用眼,戴隱形眼鏡時間不宜過長,於冷氣房、吹風、高熱、乾燥的環境,可放一杯水增加濕度,但最重要的莫過於發現眼睛不適時,盡速前往眼科門診就醫,勿自行購買眼藥水使用,避免耽誤診斷與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3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失眠族群更是越來越多,影響了身體健康與情緒,讓睡眠問題更加受到大眾的重視,甚至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將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但是睡不好不只是成年人的問題,兒童失眠更需要受到重視,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有近八成寶寶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唇顎裂患童通常自1歲前,就開始有一群醫療團隊長期陪伴,如外科醫師、語言治療師、社工等,處理其成長階段各種身體上問題,但他們的口腔照護卻常被忽略,使唇顎裂患童成為蛀牙高危險群,等到蛀牙嚴重才看牙醫,治療複雜度相對提高;牙醫師提醒,家長1歲前就應帶孩子檢查口腔,並應依年齡給予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有許多研究證明牛樟芝可以抗癌,以致民間很多人在吃牛樟芝相關產品來養生,當「牛樟芝含毒」訊息傳出後,引起各界高度關切;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牛樟芝產品有兩類,一為子實體,一為發酵菌絲體,其中只有發酵菌絲體有取得健康食品認證,民眾要買牛樟芝產品,應購買有認證的才安全。(照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有疼痛問題,痛起來時,甚至會有痛不欲生的難過!臨床上,有一名八旬嬤,就因為骨質疏鬆造成脊椎多處壓迫性骨折,痛到她好想一了百了;所幸經由脊髓刺激療法,讓她不必再忍痛。成大醫院外科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阮威勝表示,其實九成的疼痛都可有效控制,對於無法以傳統保守方式緩解的神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