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三十歲就大腸癌 醫籲多蔬果少肉食

二 三十歲就大腸癌 醫籲多蔬果少肉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八年蟬聯榜首,醫師更是發現,大腸癌越來越年輕化,許多二、三十歲就罹患大腸癌的案例陸續出現,不得不提醒年輕人要注意身體健康,平常飲食應多蔬果少肉食,而且也要有健康檢查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年輕人多外食 助長罹患腸癌機會

大腸癌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現代人多外食,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腸胃道消化系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百純表示,大腸癌除了家族遺傳因素之外,飲食佔了很大的原因,年輕人外食機會多,以致近年來,大腸癌有年輕化的現象。

腹脹一個月就醫 檢查發現大腸癌末期

李百純醫師指出,門診中,就分別出現二位二、三十歲的大腸癌病人,一名是二十五歲男性,罹患腸癌第二期,雖然遠親有人罹患腸癌,但是其本身也經常外食,致使危險性提升;另一位是名三十三歲女性,因為腹脹一個月就醫,檢查發現是大腸癌末期,已出現轉移及腹水。

糞便潛血檢查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對於年紀輕輕就已是大腸癌末期,李百純醫師直呼年輕人太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由於大腸癌如果是早期發現,經由手術切除,再決定是否需要化療與放療,治癒率較高,若是已出現轉移,治癒率低。所以,即使是年輕人,其實也應該要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尤其是大腸癌篩檢,可先經由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就能及早做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近日,22歲的程小姐如往常一樣7點起床,準備洗漱後去上班。暈暈昏昏的走進了洗手間,很久的沒有出來。剛買早餐回家的媽媽看到女兒的鞋子還在玄關,便推開的房門,可是女兒也不在裡面。 找遍了家裡的全部房間都沒有見到她,後來是在洗手間的地方看到自己的程小姐穿著睡衣躺在...

閱讀詳情 »

(僅為示意) (圖片翻攝自toutiao) 有一天,科裡安排我和一個老專家出門診,她耐心地傾聽,認真地查體,與患者交談中,始終笑容可掬,卻又不失大家風範,讓你有種必須性命相托的感覺。這就是我們婦產科的老主任靳家玉教授。 靳主任作為全國知名的婦產科專家,診治了許多疑難雜症,挽救了無數個生命,同時也幸...

閱讀詳情 »

 儘管脂肪粒的存在不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是嚴重的影響了我們對完美精緻面容的追求。那麼該如何預防脂肪粒呢? 什麼是脂肪粒 脂肪粒是一種生長在面部尤其是在眼部周圍的白色小疙瘩,一般是由於皮膚上存在微小的傷口,在皮膚自行修復的過程中生成的白色的芝麻大小的小疙瘩。還有一種形成原因是由於...

閱讀詳情 »

很多人覺得煎熟的荷包蛋吃起來不夠味,不少人更喜歡流著鮮嫩蛋黃的6分熟蛋,覺得這樣的雞蛋鮮嫩美味,營養成分損失少。但其實,半熟的雞蛋健康風險很大。 雞蛋是一種比較容易受到細菌污染的食品,其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被污染的雞蛋無色無味,肉眼無法分辨,一旦被感染後,通常在8到72小時之間,人會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