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什麼是死亡識能? 有溫度的老祖宗智慧

什麼是死亡識能? 有溫度的老祖宗智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88歲的阿嬌奶奶患有梗塞型腦中風、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衰竭及糖尿病,其病況在近兩年內起起伏伏,醫療團隊向家屬解釋其疾病已經是不可逆的狀況,家屬同意讓阿嬌奶奶接受居家安寧照護,最後在家屬陪伴下於家中平靜地過逝。在居家團隊照顧的這段時間,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及心理師透過與主要照顧者溝通,討論末期病人在照顧上會面臨什麼問題,包括喘、水腫、消化不好、疼痛…等症狀,讓家屬有心理建設面對親人的死亡,學習「死亡識能」中重要且寶貴的一環。

妥善面對死亡 讓末期病人善終

什麼是「死亡識能」?台北市立聯醫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沈怡伶主治醫師解釋,相較於比較為人所知的「健康識能」指的是個人獲得、處理以及了解基本健康資訊以及服務,依此進行健康決策的能力;「死亡識能」的概念雷同,只不過是將執行的場域擴展至生命的末期,指的是一種執行的智慧,獲取、理解及使用「末期及瀕死照護」相關資訊時的知識與能力。比起「健康識能」強調的是賦能予病人方,應用在就醫及健康促進行為、慢性病照護上的醫病溝通,「死亡識能」比較著重在透過經驗式的學習累積能量。

死亡識能四大面向 喚醒在宅善終議題

沈怡伶主治醫師指出,死亡識能有四大面向,包括如下:

1.有一定的死亡相關知識:這不僅僅只是醫學上的瀕死症狀,也包括死亡後的身後事準備,以及在面臨醫療極限下的決策。

2.技巧:除了指醫療團隊照護臨終病人的能力外,還包含家屬共同的參與,並爭取其他親友的支持等社會溝通能力。

3.經驗式學習:每個人從小至大一定有參與死亡的經驗,甚至照顧過臨終親人或病人,透過實際參與跟經驗的累積學習生命教育。

4.社會行動:有了參與及陪伴臨終病人的經驗,就有可能成為家族中,甚至社區中提供或傳播生死智慧的關鍵人物與寶貴資源。

沈怡伶說,華人世界講求善終,但因過度便捷的醫療資源造成過多的無效醫療,使得老祖先在宅善終及瀕死照護的相關知識被遺忘了,期待透過各個層面的方式來喚醒民眾對於生死議題的重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從2月以來,民眾所有的關注幾乎都放在疫情上,但你知道嗎?冬春是過敏最好發的季節,衛福部資料顯示,12月至5月間每天都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的人就超過1.9萬(連結)。 而現在的防疫期間正值過敏季節,只要在捷運上打個噴嚏身邊的人就默默地遠離你,這對於過敏兒而言十分不友善!因此,好食課營養師要和大家分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防部敦睦艦隊前往帛琉外交,昨(18)日傳出3例確診個案,瞬間震撼全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立即召回774位軍艦人員檢測,再確診21例感染者,其餘1次採檢陰性,多數入住集中檢驗所,不排除船上已有數波群體感染,可能需要採血檢測抗體。此外,敦睦艦隊出發前,國防部承認未告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在船隻超高傳染率,各國都避之唯恐不及,沒想到國防部海軍未顧疫情,派船前往帛琉敦睦,不但導致3人確診,也因軍艦比郵輪空間更小,人員接觸更緊密,造成單次事件,最多人數集中檢疫,記者會中軍方說謊全程戴口罩,在場就被記者拆穿,也不斷強調隨艦軍醫回報正常,似乎有卸責意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積極宣導保健常識 家扶扶助史瓦帝尼六千童新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全球都面臨嚴峻考驗,為了協助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家庭對於衛生防疫觀念的建立,家扶基金會在防疫期間積極宣導建立當地民眾消毒及衛生保健常識,並製作布口罩,教導當地社區民眾如何配戴;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秉持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