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間別忽略過敏問題,喝優酪乳一起養好腸道菌叢遠離敏感體質!

防疫期間別忽略過敏問題,喝優酪乳一起養好腸道菌叢遠離敏感體質!

防疫期間別忽略過敏問題,喝優酪乳一起養好腸道菌叢遠離敏感體質!

從2月以來,民眾所有的關注幾乎都放在疫情上,但你知道嗎?冬春是過敏最好發的季節,衛福部資料顯示,12月至5月間每天都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的人就超過1.9萬(連結)。

而現在的防疫期間正值過敏季節,只要在捷運上打個噴嚏身邊的人就默默地遠離你,這對於過敏兒而言十分不友善!因此,好食課營養師要和大家分享,如何調整體質遠離過敏威脅!

防疫期間別忽略過敏問題,喝優酪乳一起養好腸道菌叢遠離敏感體質!

為什麼會發生過敏呢?

過敏是一種免疫反應,是體內免疫系統對於花粉、塵蟎等「潛在性」或「無威脅」的物質產生過度的反應,主要是由過敏原、第二型輔助T細胞(Type II helper T cell, Th2)、B細胞、肥大細胞(mast cell)、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 IgE)與組織胺(histamine)的交互作用所引起。

當人體接觸到過敏原時,會促使Th2細胞分泌許多發炎介質進而會活化B細胞,使得B細胞分泌IgE抗體,這些IgE抗體就會刺激肥大細胞釋出細胞內的組織胺,組織胺進一步地就會增加血管通透性、支氣管黏液增加而造成水腫、皮膚癢、流鼻水與鼻塞,若是引起平滑肌嚴重的收縮就可能導致氣喘問題!

防疫期間別忽略過敏問題,喝優酪乳一起養好腸道菌叢遠離敏感體質!

想要改善過敏問題,就一定要從腸道養好菌叢著手!

許多過敏藥物都是直接壓抑組織胺的作用,但這並非治本的方式,最根本的方式是不讓免疫細胞過度反應,讓免疫的翹翹板維持平衡,尤其是輔助T細胞的調節!

人體的輔助型T細胞(Th cell)主要可分成Th1與Th2,由於過敏反應與Th2過度活化有關,如果可以讓Th1/Th2達成平衡,就可以輔助預防與改善過敏問題!

顧好腸道菌就是讓Th1/Th2平衡的關鍵!腸道的「壞菌」會產生許多促進發炎的物質,進而活化Th2免疫反應路徑而提升過敏的機會。若是有較多的「好菌」,則會產生短鏈脂肪酸而調節腸道免疫Th2反應而減少發生過敏的風險。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補充益生菌等方式來顧好腸道菌,提升腸道中益菌比例,就能夠預防與改善過敏問題!

防疫期間別忽略過敏問題,喝優酪乳一起養好腸道菌叢遠離敏感體質!

選對菌種調整過敏體質,持之以恆更重要!

然而,不同的益生菌就有可能有不同的益處,並非所有的益生菌種都是能調節過敏,所以想要調節過敏,一定要先認明菌種!抗過敏研究常用的益生菌有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菌)。

另外常見的還有LGG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與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A菌)等益生菌。以上這些常見的抗過敏益生菌,能幫助調節腸道菌叢的生態,所以營養師建議可以補充體內的益生菌,但養腸道好菌是需要時間的。

因此若想選擇輕鬆、簡單的方式養好菌,可以選擇含有豐富益生菌的優酪乳,為身體提供養更多的抗敏好菌,在挑選時建議選擇具有健康食品「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認證的商品會更有保障!

不同族群補充益生菌的飲食搭配指南

不同族群在飲食偏好、生活習慣養成方式皆有所不同,因此若想透過優酪乳來調整過敏,最後好食課提供兒童、孕婦、銀髮族與慢性病者,在喝優酪乳時的搭配指南。

可依自身不同的狀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便養成喝優酪乳養好菌時,一同養成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連結)

1. 兒童:在習慣養成上,因自制力較不足,所以營養師建議選擇兒童接受度高、喜歡的方式來與優酪乳相輔相成,增加兒童主動的誘因,例如將優酪乳作為孩子表現好的獎勵,在孩子達到先前與爸媽討論的目標時,適時鼓勵孩子,以增加孩子養成優良的生活習慣的動機,並在同時達到喝優酪乳調整過敏體質的目標。

2. 孕婦:除了以優酪乳養好菌,也需要重視膳食纖維的補充,可多攝取水果、生菜沙拉等新鮮蔬果,讓益生菌有足夠能量來源,為孕媽媽輕鬆養出好的腸道環境,迎接寶寶的到來。

3. 銀髮族或慢性病族群為維持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需特別重視的腸道好菌的培養,而飲食因素是影響腸道菌種組成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議老年人及慢性病族群在飲食攝取部分,除了補充上述菌種,也不要因為牙口不好就忘記吃菜和全穀糙米,可以煮軟一點、切細一點,才能補充膳食纖維,幫助調節腸道菌種、維持健康。(連結)

文/林世航 營養師

相關推薦

文/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當沒有足夠的健康紅血球攜帶氧氣進入人體器官時,就會發生貧血,因此,貧血的人經常會感到寒冷、疲倦或虛弱的症狀。 依據病因不同,貧血可分為7種,包括:缺鐵性貧血、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鐮狀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KingNet...

閱讀詳情 »

【NOW健康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少運動、吃太多,讓脂肪肝嚴重威脅國人建康,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新機制,動物實驗證明,患有脂肪肝的胖胖小鼠,經注射以腺病毒載體攜帶的TRABID基因4周後,肝臟油脂含量明顯減少,能抑制脂肪肝形成。 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背痛可別大意,小心可能是心臟出問題!一名63歲張女士,兩年前背後左半邊開始出現疼痛症狀,後續更一路痛到頭部,即使看遍各大醫院的科別,也找不出原因,直到經朋友建議赴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檢查,才發現原來是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中的左前降支嚴重阻塞,所幸藉由心導管檢查並置放兩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與一般醫師相較,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周憲,更能夠深刻體會癌友身心所承受的煎熬及焦慮,因為他曾是癌友,大三時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而被迫休學,執醫後與癌友互動時,更能具備同理心。李周憲中午出席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記者會時表示,抗癌過程中,一度因骨髓移植排斥認為無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