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面對失眠困擾,你是數羊、吃藥,還是藉酒精昏迷自己呢?你的睡不著,很有可能是生活中的「壓力源」所導致的,此時對著它揮拳氣惱或張開一塊布遮掩它,都不會有作用。在台灣被喻為「成長之母」的吳娟瑜老師,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失眠調整方式」,一起來學習如何靠「10...
閱讀詳情 »2021年12月12日
命運將身障者的門關上,職務再設計重新打開一扇窗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生命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在努力克服疾病意外之後,總想要重返職場找尋自己生命的價值,重建自己生活的定位,然而,重回職場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習以為常的工作,在受到疾病意外等重創後,變得困難重重,更有甚者,完全無法回歸職場,這時,職務再設計也許可以協助申助身心障...
閱讀詳情 »走出生命中的新希望─精神障礙者就業服務
記者李振麟 / 新北市報導 第58屆金馬獎於110年11月27日完美落幕,本屆由「瀑布」獲得4獎項成為最大贏家,片中描述一對母女,在母親經歷婚姻失敗罹患思覺失調症,進而引發一系列家庭關係逐漸緊繃的故事。在這個社會中每天有多少件類似的事件正持續發生著,精神障礙者因社會汙名化及疾病脆弱性,易形成對自身的...
閱讀詳情 »健保署攜手臺大醫院 導入AI開發心臟疾病診斷及預測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已滿26年,歷年來所累積高價值的巨量就醫資料,是台灣發展大數據分析與醫療人工智慧(AI)的寶庫;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與臺大醫院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臺大醫院將利用健保大數據開發心臟血管疾病診斷及預後AI預測模型,未來雙方將建置全球首個以影像資訊為基礎的...
閱讀詳情 »有效降低家暴發生機率 從施暴者心理下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家庭暴力事件近來隨著媒體聚焦,再度被放上檯面討論,但其實一直以來此問題都困擾著許多人,且往往是持續、循環地發生,不但不會自動停止,更有可能日漸嚴重。為了避免雙方關係與問題隨時間的拉長而持續惡化,若能在出現徵兆但未發生家暴事件前積極面對和處理,才有能從源頭改善情況的機會,...
閱讀詳情 »胸悶 冒冷汗不是小事! 壯男硬撐3天一暈「已經心跳停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管自認身體多強壯,出現胸悶、冒冷汗、頭暈不適等症狀,也不能不管它!一名44歲從事水果生意的男子,就自恃身材壯碩,日前出現這些不適現象時,只坐下來歇了會兒便不去理會,沒想到過了兩個星期,同樣的感覺再度出現,前二天硬撐下來,第三天就撐不下去,但人才到醫院想就診就昏迷、心...
閱讀詳情 »濫用抗生素助長超級細菌! 中正大學研發「抗菌敷料」救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抗生素的發現拯救無數生命,卻也帶來新的危機!抗生素的濫用養出了「超級細菌」,甚至讓人類在未來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對此,24位來自不同學院的中正大學學生利用合成生物學,設計一款能對抗超級細菌的抗菌敷料,用物理穿透的方式殺菌,傷口癒合的同時也能避免產生抗藥性。三層複合敷料 ...
閱讀詳情 »研究發現「影響食慾關鍵」 還能避免報復性復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貪吃可能不只是大腦惹的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最新發現,腦細胞有效抑制飢餓、控制食量,將會為肥胖、過量進食帶來更新的治療。目前科學性減肥多著重於解釋「大腦」對於食慾的影響,「腦內減肥」、「欺騙大腦瘦身」、「易胖腦」等皆針對大腦進行調節控制,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新研究顯...
閱讀詳情 »今增6例境外移入! 中研院本土個案居隔105人皆陰性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2)日境外移入首度降為個位數,中研院前研究助理確診個案也未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本土與死亡皆為「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個案年齡介於10多歲至20多歲,分別有...
閱讀詳情 »中風後失能不再壞手拖累好手 戴上「機器手」縮短復健周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風過後,不少人都因為大腦的神經細胞受損,導致手部失能,造成日常生活不便,甚至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傳統復健只能以好手協助患手做被動運動的方式,重新學習動作控制,但現在有「機器手」可以代勞!奇美醫學中心今年11月就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藉新科技讓有復健需求的...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