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效降低家暴發生機率 從施暴者心理下手

有效降低家暴發生機率 從施暴者心理下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家庭暴力事件近來隨著媒體聚焦,再度被放上檯面討論,但其實一直以來此問題都困擾著許多人,且往往是持續、循環地發生,不但不會自動停止,更有可能日漸嚴重。為了避免雙方關係與問題隨時間的拉長而持續惡化,若能在出現徵兆但未發生家暴事件前積極面對和處理,才有能從源頭改善情況的機會,而學習親密關係,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該面對的課題。

了解家庭暴力 施暴者、受暴者心靈都該被關心

構成家暴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個人因素與外在因素,但不是每個擁有這種遭遇的人都會用暴力解決問題,通常暴力行為是在成長過程中習得,在情況超過掌控或遭遇挫折時,為了緩解內心的緊張,保持心理平衡,通過侵犯、攻擊行為來發洩內心的牴觸、焦慮等情緒,因此家庭暴力的本質實則是「控制與權力」。

當暴力行為發生時,除了關心受害者的所受到的心理創傷,施暴者的心靈創傷也需要關心。因為,不論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身心的創傷皆難以想像。此外,若雙方仍想要讓這份關係能夠持續下去,調整雙方相處模式則是必然。

緊張期介入較易成功 「這四點」協助減少暴力行為 

美國學者沃克(Walker,1979)提出的暴力循環三階段:緊張期、爆炸期 (嚴重暴力事件)、蜜月期 (平靜、道歉),能讓人更加了解雙方在關係中的互動樣貌。雖然每個階段的時間長短難以衡量,但是有證據顯示在緊張期就介入的話,比較容易成功地終止暴力循環。

找對時期之後如何介入?第一時間避免批評與責怪施暴者,以下幾點可協助開啟與施暴者之間有意義的溝通:

(1)給予傾聽與同理:站在對方的立場傾聽,建立一個安全宣洩情緒的空間,讓施暴者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亦可以減少施暴者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和情緒,以防其持續用慣性暴力行為尋求解決。

(2)協助釐清他們自己的情緒:施暴者不論是因為原生家庭影響或是個性特質等,往往不懂得如何溝通,以至於最後用不理想的方式處理問題。如果能引導他們找出情緒背後的原因,則能引發他們反思。

(3)建立離場機制:協助施暴者學習情緒控管,建立情緒無法控制時可以冷靜且不傷害任何人的安全區域中冷靜。

(4)接受專業的協助:若前面三項都較難達成,則可以和施暴者討論接受由專業人員提供協助。

「CSI」行動策略 無改善可能立即尋求協助

越早發現雙方關係上的衝突問題,越能及早預防暴力行為產生並及早治療。心理師從臨床研究與實務工作發現,當施暴者願意承認使用暴力是不對的行為,願意自我負責,並接受心理諮商治療,學習新的替代(非暴力)行為,在相當程度上施暴者是可以改變的。

內政部家暴及性侵防治委員會與現代婦女基金會也提出「CSI」行動策略,幫助自己和對方找出可能出現暴力的警訊,並作出適當回應。

(1)Consult:尋求「商談」與協助。兩人試著與家人朋友或者專業人員談論暴力問題、尋求專業解決之道,才是改變的開始。

(2)Safety:「安全」才是上策。面對暴力警訊,審慎思考自己的安全問題為優先考量。

(3)Implement:要求對方「履行」改善的行動策略。雙方進行溝通,注意施暴者是否真心承認暴力行為的失當、進行相關協談諮商、願意接受情緒及憤怒管理等改善課程。

但是,受暴者方面或其親友若經判斷,對方沒有改善的意願和可能、即將或是已經危及到他人人身安全等等,上述內容就可以跳過,請立即撥打113、110尋求各縣市家暴防治中心,請專業人員或警察機關介入,以確保自身安全並制止對方不當行為。

原文網址:諮商心理師邱郁茹| 暴力行為的背後是控制與權力,為什麼離不開一段不快樂的關係?伴侶諮商另一半不願意同行,一個人也可以。

(文章授權提供/作家:Oops!!Wu)

【延伸閱讀】

家暴受害者從清醒到逃離 「這幾點」必須知道

發飆、抓狂後很後悔 四種引導避免暴力行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潔牙的正確技巧及習慣一旦建立後,對日後口腔健康會發生很大的作用。有鑑於此,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嘉義市政府、嘉義市牙醫師公會,日前假嘉義市立港坪運動公園體育館,舉行2018年全國國小學童潔牙觀摩活動,希望使口腔健康衛生習慣能從小紮根。正確潔牙有技巧 376位學童...

閱讀詳情 »

近來在健身圈又有一個熱門關注焦點人物,從最胖110公斤的體重,讓體脂下降至8%的─「健身網紅」youtuber,Peeta葛格,到底是怎麼辦到的?他分享減肥、減體脂的秘訣,竟然是透過重訓、生酮低糖飲食,以及間歇性斷食的加持,才能一躍成為網路上爆紅的健身天菜! 葛格成功降體脂:重訓+極低醣/生酮飲食 ...

閱讀詳情 »

談癌色變!癌症已蟬連35年死因的榜首,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根據一項國外大型研究發現,遠離癌症有10點撇步,其中包括可以多吃綠色蔬菜,尤其是花椰菜、秋葵。此外,另有一項研究也發現,遠離癌症要少碰「三高」地雷食物,如高脂肪、高澱粉、高糖的加工食品等。 研究:攝取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導致癌症發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國健署104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排名第九,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為1:3,且以20至40歲女性居多。許多人聞癌色變,一旦被宣判罹患癌症,就好像等於被宣判死刑,因此而鬱鬱寡歡,甚至什麼也不想做,虛度光陰;其實,甲狀腺癌只要早期發現,及早進行治療,絕大部分都是可以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