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什麼!這些東西熱量這麼高,難怪我瘦不下來

什麼!這些東西熱量這麼高,難怪我瘦不下來

1. 酪梨:290 卡

2. 杏仁:28公克 164 卡

3. 冰沙:一般你買的到的冰沙平均是 400-600 卡

4. 餐廳的沙拉(搭配一般的醬料):1,300 卡以上

5. 麥片 (即便是「健康」的):每3/4杯有 150-200 卡

6. 玉米濃湯:每1/2杯 90 卡

7. 水餃:10個約 500 卡

8. 雜糧:每杯 200-400 卡

9. 鯖魚:視烹調方式,每尾約 400-500 卡

10. 糙米:每杯 220 卡

11. 橄欖油:每茶匙 120 卡

12. 毛豆:每杯 190 卡

13. 珍珠奶茶:依大小杯每杯 400-1,000 卡 (天啊…難怪瘦不下來!)

14. 椰奶:每杯 445 卡

15. 小籠包:1顆 120 卡 (什…什麼?!)

16. 米糠瑪芬蛋糕:305 卡

17. 低脂花生醬:每2茶匙 190 卡

18. 雜糧棒:160-250 卡

19. 葡萄乾:一小盒 130 卡

20 優沛蕾 (Yoplait) 黑莓優格:170 卡

21. 星巴克焦糖星冰樂: 2,000 卡

22. 蜂蜜:每2茶匙 130 卡

23. 加冰塊的瑪格麗特:450 卡

24. 柳橙汁:每杯 112 卡

25. 南瓜瑪芬蛋糕:580 卡

26. 罐頭湯:(依大小) 每罐 145 卡

27. 貝果:250-300 卡

28. 壽司:每個 50 卡

29. 起司:每杯 480 卡

30. 雞腿飯便當:700 卡

最讓我吃驚的,大概就是星冰樂跟小籠包吧!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的時候,就吃下了這麼超高熱量的東西。為了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請一定要分享出去!

根據衛生署官方網站指出,人一天所需熱量為:

 

  根據每日活動量,可計算所需熱量。
 
每天活動量體重過輕者所需熱量體重正常者所需熱量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所需熱量
輕度工作 35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30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20~25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中度工作 40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35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30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重度工作 45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40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35大卡×目前體重(公斤)
  活動量表
 
每天活動量活動種類
輕度工作 大部分從事靜態或坐著的工作。
例如:家庭主婦、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售貨員
中度工作 從事機械操作、接待或家事等站立活動較多的工作。
例如:褓母、護士、服務生
重度工作 從事農耕、漁業、建築等的重度使用體力之工作。
例如:運動員、搬家工人

 

  舉例:
 
1. 計算BMI:
  某位民眾身高160公分,體重65公斤,BMI是25.4 kg/m2(=65÷1.6÷1.6),體重屬於「過重」。
2. 計算所需熱量:
  因他的工作為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屬輕度工作,每天攝取熱量應在1300至1625大卡之間(=20~25大卡 × 65公斤)。
3. 力行健康體重管理:
  多運動和健康吃,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5公斤。提醒您!控制體重時,每日攝取熱量不可低於1200大卡。
   
  每日飲食建議量:
 
熱量
份量分配
食物分類
1200
大卡
1400
大卡
1600
大卡
1800
大卡
2000
大卡
2200
大卡
2400
大卡
2600
大卡
2800
大卡
全榖根莖類 1.5碗 2碗 2.5碗 3碗 3碗 3.5碗 3.8碗 4碗 4.5碗
豆魚肉蛋類 3份 4份 4.5份 5份 6份 6份 7份 8份 8份
低脂奶類 1.5杯 1.5杯 1.5杯 1.5杯 1.5杯 1.5杯 1.5杯 2杯 2杯
蔬菜類 1.5碗 1.5碗 1.5碗 1.5碗 2碗 2碗 2.5碗 2.5碗 2.5碗
水果類 2份 2份 2份 2份 3份 3.5份 4份 4份 4份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4茶匙 4茶匙 5茶匙 5茶匙 6茶匙 6茶匙 6茶匙 7茶匙 8茶匙

備註:豆魚肉蛋類1份約半個手掌心大小;煮熟蔬菜1份約0.5碗;水果1份約一個拳頭大小;低脂乳品1杯等於240 ml;建議每天1匙堅果種子類=杏仁果 8顆=花生18顆=腰果 7顆。

 

補充:

每日所需熱量(卡路里)計算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政府,今(20)日上午首次召開全國性防疫會議,上午9時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記者會對外報告,陳宗彥強調各縣市都有共識,22縣市都將在疫情熱區設置篩檢站,一旦確定陽性規定時間內後送。 ▲中央與地方防疫會議摘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國內疫情嚴峻,為提供腦中風患者出院後持續性全方位的照護服務,且獲得客製化的中風資訊,臺北榮總神經後期照護個管師劉子菁護理師自創利用LINE@功能,建置完整的腦中風資訊平台,讓病患與家人不用再感到茫然無措,隨時可獲得臺北榮總腦中風專家團隊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急性後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了對全球生育率的預估,認為到2021年我國生育率將僅剩1.07,為全球最低。少子化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見的經濟因素外,政府有無創造友善的生育環境,也是關鍵的因素之一。而在友善生育中,「女性是否能安心且自由的選擇何時懷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非預期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