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一天跑二十次廁所 竟是職場適應障礙惹禍

他一天跑二十次廁所 竟是職場適應障礙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班頻跑20次廁所 職場新鮮人被誤認工作偷懶

24歲的冠廷(化名)是一名社會新鮮人,畢業後找到網路電商行銷專員工作。由於部門工作量龐大,加上主管要求嚴苛,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感到沉重壓力,一天上班要跑20幾次廁所,還被主管誤認工作偷懶而被約談。最近家人發現冠廷下班後出現異常表現,例如容易暴怒、摔東西,晚上常去酒吧喝酒,甚至去飆車,造成隔天上班遲到或經常請假。最後趕緊陪同他到精神科就醫檢查,經評估確診為「職場適應障礙」惹禍!

缺乏病識感延誤就診 「職場適應障礙」患者激增二成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最近適逢畢業季,許多社會新鮮人第一次進入職場,面臨人生與環境的重大轉變,也須承受比學生生活更大的壓力,出現失眠、心悸、肌肉無力及腸胃不適等「職場適應障礙」症狀,近期前來精神科就診的患者也激增了二成。

楊聰財醫師說,除了上述身心症狀外,超過五成的「職場適應障礙」患者會合併焦慮、憂鬱、煩躁,甚至出現攻擊行為等情緒失控問題,持續時間可長達三個月。像冠廷這類的職場適應障礙患者,經過問診後發現,大多數會有自我要求高、無法接受失敗及凡事都想要第一的性格,長期內外壓力下,若沒有適當獲得紓解,加上本身缺乏病識感,沒有積極就醫治療,很容易會併發廣泛性焦躁症,甚至出現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紓壓技巧+藥物治療 雙重治療改善適應障礙

楊聰財醫師指出,針對「職場適應障礙」患者,治療上會採用藥物與非藥物同步進行。首先會經由心理治療,減少患者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建立正向的認知,並讓患者提升壓力管理與處理的自主能力。同時,也會鼓勵患者學習放鬆技巧,例如腹式呼吸、冥想或打太極拳等舒緩運動。若症狀較為嚴重者,就會依據患者狀況輔以藥物治療,改善失眠、憂鬱及焦慮問題,透過雙重治療能明顯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紓壓九招排除壓力 提升新鮮人身心健康

楊聰財醫師提醒,社會新鮮人若察覺自己對於環境轉變的壓力已無法負荷,出現持續性的身心不適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檢查,避免造成後續更嚴重慢性的焦慮症或憂鬱症,同時也鼓勵多運用「紓壓九招」來緩解壓力。

紓壓九招:

一、四能:能睡、能吃、能動、能笑

二、四發:說、唱、做、寫快樂日記(每天一至三件,最好在睡前一小時進行)

三、平日的放鬆訓練:深呼吸吐氣一天至少八十次,早上、中午、晚上、睡前各至少二十次

四、一周至少運動三天、一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至少一分鐘一百三十次

五、睡前訓練腦袋關機、自我催眠並於三十分鐘內入睡

六、每天睡眠時間以六至八小時為原則,最理想為七小時

七、白天少躺床,最多不超過一小時

八、補充足夠水分,晚上七點後要限水

九、放棄章魚性格,學習調整「什麼都要擔心」的態度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晚期子宮頸癌治療有新選擇!晚期以及復發性轉移型子宮頸癌患者,過去因為化療效果不佳,不僅存活率相對低,生活品質也可能因為手術合併切除膀胱、大腸而大受影響。所幸,這個情況可望改善。醫師表示,合併使用標靶藥物後,不僅治療反應率提高,存活期間可望延長。 勿輕忽子宮頸癌檢查及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書長蔡景耀表示,根據2016全台護眼趨勢調查發現,有高達八成五的北部民眾,用眼習慣錯誤,只有一成五的民眾了解什麼是正確用眼習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主任蔡宜倫則指出,一般人常見錯誤習慣包括一邊趴著、躺臥、一邊滑手機,或是邊走路、邊滑手機,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依疾病管制署統計,每年因流感就醫的病人中,約有3%為需要住加護病房治療的流感併發重症個案,而重症個案大約有2成的死亡比例,因此,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總醫師王信驊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已開打,家有6個月以上的嬰兒應在高峰期前及早預防。 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染 流感病毒是高傳染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如果有高齡的銀髮族,可得要注意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免出現營養不良,影響健康;就有一名七十多歲老人家,因為缺牙無法咀嚼,使得很多食物都無法吃,身體不但很虛弱,BMI身體質量指數才只有16。 BMI身體質量指數只有16 新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蘇怡瑄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