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不受幻覺干擾,開店圓夢! 長效針劑助重返社會

他不受幻覺干擾,開店圓夢! 長效針劑助重返社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想要自立生活工作!」是不少思覺失調病友真實的心聲。現年37歲的李先生年紀輕輕就在國外擔任高階主管,八年前受疾病症狀影響,以為自己被人陷害,闖入澳洲軍事重地遭強制送醫,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返台休養後,為求穩定治療,與主治醫師討論,以一個月一針的針劑治療;之後更改為三個月一針長效針劑,既不會忘記吃藥,精神也比較好。目前李先生不再受幻覺干擾,全心投入事業,還開了一間文創小店,實現創業夢想。

及早介入治療降低復發 恢復生活品質與社會功能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教授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思考及知覺失調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長期治療,常見的長期藥物選擇,包含口服藥物及長效針劑。過往長效針劑常被誤認為是保留給生病較久,或是病情較為嚴重的病友使用。然而,相較於口服藥物,許多研究已證實新一代長效針劑,能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疾病復發風險,減少腦部功能萎縮,故近年來醫界開始鼓勵病友,在早期就接受長效針劑治療,以幫助更多病友重返社會。

長效針劑治療達一年 研究:6成病友生活功能恢復

蘇東平教授參與為期一年半的臨床試驗,受試對象為發病五年內之病友,由原本的口服藥物治療,轉換成每個月注射一次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滿一年時,近6成病友的個人及社會功能水平恢復良好;治療滿一年半時,近6成病友可投入職場或繼續就學,比例提升近2成;此外,接受長效針劑治療期間,病友的精神科住院率從32%降至僅5%。上述結果顯示,只要治療夠早、夠積極,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確有機會重拾正常生活,此成果日前已刊登於台灣精神醫學期刊。

打破針劑刻板印象 調查:就業之病友接受度高

彰醫鹿東分院邱南英院長指出,思覺失調症是腦內多巴胺失調引起的疾病,全球終生盛行率為0.5%~1%,全台約有15萬人確診罹患思覺失調症,尤其好發於15至25歲男性;女性則是25至35歲,可能受到遺傳、個人體質、外在刺激和環境壓力因素誘發。
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於2019年針對295位思覺失調症病友進行「長效針劑意向調查」結果顯示,有就業、有病識感之病友更願意接受長效針劑,這個結果打破過往病友對於針劑的刻板印象。邱南英院長指出,以往臨床上常見使用口服藥物的病友在症狀改善後,自行減藥或停藥,但在使用長效針劑後,回歸職場反而增強病友穩定用藥的動機。

【延伸閱讀】

「少顆藥,沒差吧?」這想法讓他吃足苦頭…

首戰即決戰的軟組織腫瘤:小心看待你身上的腫塊

年關將近,忙到焦頭爛額 小心免疫力低下,皮蛇趁虛而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秋冬更迭之際,氣候冷暖不定,正是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依據衛生福利部近10年統計資料顯示,腦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2到第4順位,106年仍居於第4位,共奪走11,755條寶貴的性命,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且男性多於女性。中風口訣要牢記—臨微不亂 掌握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重陽節有各式敬老活動,不僅提醒民眾關懷老年人及多陪伴,同時也鼓勵老年人參加活動、學新知識。一般人多會認為老年人學得慢、不易學會得反覆教導,因而怯步;但根據2015年發表於《心理科學期刊》研究指出,年長者在更正認知上的錯誤,表現得比年輕人好。研究:年長者在一般知識的問題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3歲女性,因黃斑部病變合併白內障問題,就醫治療,經醫師採以白內障手術術後,患者視力逐漸改善,但仍有畏光現象,便透過眼科附設配鏡視光中心驗配濾光鏡片,才順利擺脫眼睛不適問題;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表示,黃斑部病變會因細胞功能下降,造成視敏度降低,且對眩光敏感,這時若...

閱讀詳情 »

不孕求子,即使卵巢早衰,也不再路遙遙!1名婦女為求子,歷經6年試管嬰兒都沒成功,後來竟然停經了,無法排卵,於是國泰醫院幫她以借卵利用試管嬰兒療程,並搭配胚胎著床前基因染色體篩檢,於順利成功懷孕產子。 晚婚、晚生育、多次試管嬰兒療程失敗的婦女,可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IVF+PGS),完成生育健康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