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心跳「斷片」喘又暈!醫免開刀替他心臟裝電池 恢復正常心跳

他心跳「斷片」喘又暈!醫免開刀替他心臟裝電池 恢復正常心跳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他心梗送醫 治好卻頻頻喘暈

65歲的郭先生,因為心肌梗塞送醫治療,醫師發現他合併心房顫動導致心臟衰竭。收治案例的臺安醫院心導管室暨心臟功能室林謂文主任表示,由於郭先生心血管狹窄嚴重,施做心導管手術同時,也放置了3支心臟支架治療,然而出院後他卻常常活動易喘、頭暈昏厥,檢查後發現,他心跳大概每分鐘只有3、40下左右,可能是心肌梗塞所影響,或他本來就有心臟神經系統短路的問題,而產生的病竇症候群。

竇房結異常心跳漏拍 裝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治療

病竇症候群是心臟竇房結機能異常而導致心跳緩慢。經心電圖檢查,郭先生心臟曾「斷片」停跳3秒,暈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因此得在心臟「裝電池」,植入心臟節律器。

曾做心臟重大手術的他,得持續服用抗凝血藥物避免產生血栓而中風,無奈傳統心臟節律器必須在鎖骨製作皮下傷口,連接導線到心臟,勢必有出血問題,手術風險高,還好他適用免開刀就能植入的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林謂文主任指出,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是經由心導管的方式,直接到心臟裡,穿越心臟瓣膜嵌入在右心室內,術後患者如果沒有特殊狀況,隔天就能出院回家。以往的傳統心臟節律器,必須在術前及術後施打抗生素,預防術後的感染,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則能免除這項預防性用藥。

手術經導管進行 血管狀況不佳患者能適用

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比拇指指頭小,不過電量與傳統心臟節律器一樣能維持10到12年,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做核磁共振檢查也都沒問題。另外,像是洗腎患者、曾做人工血管等血管狀況不佳的患者一樣能適用。

林主任解析,無導線心臟節律器不需經歷過外科手術局部麻醉的過程,因此無需仰賴病人意識清醒下,配合保持不動,而是透過心導管進行,只許固定下本身,手術穩定度更高,也從以往手術1個半小時到2個小時,縮短至1小時內就能完成。

術後應回診矯正 心律問題建議做心電圖檢查

郭先生接受治療後,已經不再氣喘、暈厥,獨自到公園散步、小跑步都沒問題。醫師表示,植入心臟節律器的患者,術後應該定期回診,適時矯正心臟節律器,也提醒有上述症狀,懷疑有心律不整問題,應該儘速就醫,透過心電圖檢查提早發現治療。

【延伸閱讀】

預防心律不整昏倒、中風甚至猝死 醫師解析診斷與治療

六旬翁反覆暈倒多次...醫植入「人體行車記錄器」發現心臟停跳原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哺乳疼痛」是許多親餵媽媽們常見的問題,而且範圍並不限於乳頭,有時候甚至會蔓延到整個乳房全部,造成媽媽在「想繼續餵母乳」與「放棄」兩者之間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小兒專科醫師蔡雨茵跟各位辛苦的媽媽分享一些小重點,相信一定可以幫助願意親餵、想要親餵的媽媽們,更加有信心地繼續餵...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懷孕期間以75克葡萄糖水耐受試驗,經3段血糖檢測,有1項或1項以上異常就算妊娠糖尿病,目前在台灣沒有大規模的研究證實台灣的妊娠糖尿病盛行率,但來營養諮詢的妊娠糖尿媽媽有上升趨勢。若未能於孕期期間控制穩定血糖,對媽媽及寶寶都會增加危害風險;以下跟大家分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新一輪的疫苗追加劑預約時程在今(18)日上午10時啟動。哪些人可以打,將會施打哪些疫苗,《NOW健康》為你整理10大QA,幫你解答你可能會有的疑惑。 ▲疫苗預約平台第20期開放時間。(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Q1:誰可以施打追加劑? 年滿18歲,於2021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全球疫情持續上升,台灣境外移入個案也勢必持續攀升,而台灣如同其他國家,也開始面臨疫苗時效性的問題,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於每周三的新冠肺炎防疫直播中,說明台灣自去年8月份開始針對高危險族群施打第二劑AZ疫苗,然而疫苗保護力有時效性,例如:8月份完整接種族群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