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哺乳疼痛好想放棄親餵? 醫:「放鬆」就是改善的第一步

哺乳疼痛好想放棄親餵? 醫:「放鬆」就是改善的第一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哺乳疼痛」是許多親餵媽媽們常見的問題,而且範圍並不限於乳頭,有時候甚至會蔓延到整個乳房全部,造成媽媽在「想繼續餵母乳」與「放棄」兩者之間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小兒專科醫師蔡雨茵跟各位辛苦的媽媽分享一些小重點,相信一定可以幫助願意親餵、想要親餵的媽媽們,更加有信心地繼續餵食母乳。

按表操課容易緊張 親餵媽咪首重「放鬆」

首先,親餵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寶寶「含乳姿勢不當」。蔡雨茵醫師表示,網站上教導正確親餵姿勢的文章講解都很詳細,但也就是因為太詳細了,沒有經驗的媽媽們如果按照文章一個步驟一個動作來喬,就很可能會搞得又緊繃又累。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簡單原則,「放鬆」與「信賴寶寶」,就能大幅減少含乳姿勢不當的情形。

養成母嬰親膚接觸 是寶寶正確含乳大助力

母嬰親膚接觸從生產順利的一瞬間,婦產科醫師在產台上第一時間將寶寶抱到媽媽懷裡就開始了。這個動作除了希望盡快建立母嬰之間的聯繫,同時也是一個對媽媽的最大肯定。相信很多媽媽看到自己千辛萬苦、腹部用力、子宮強力宮縮後順利生產的寶寶時,都會喜極而泣,感動落淚,這個親子接觸的動作可以在之後一直一直反覆進行。

怎麼做?蔡雨茵醫師分享,找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把寶寶的衣服脫到只剩尿布,媽媽上衣解開,裸露胸口,讓寶寶直接貼到媽媽身上。媽媽可以坐著,斜躺著背後有枕頭支撐更好,讓寶寶的皮膚大面積和媽媽接觸,這就是最棒的「親膚接觸」。剛離開子宮不久的寶寶聽到熟悉的心跳,自然而然就會感到放鬆而愉悅,接著就會本能地尋乳,只有在安心與熟悉的環境下,才能放鬆的進食。蔡雨茵醫師強調,在媽媽和寶寶都放鬆的情況下,是最容易達成正確含乳的,由此可知,良好親膚接觸是母嬰親密關係的基石,也是正確含乳的大助力。

但如果小朋友真的怎麼樣都找不到乳頭來進食怎麼辦?如果真的有需要,最多是推一下寶寶的背讓他接近媽媽的乳房即可,蔡雨茵醫師提醒:「寶寶的頸部此階段還很柔軟無力,切記不可以推頭!」 

寶寶嘴巴張大 含住乳房前端而非僅乳頭

正確的含乳姿勢,寶寶的嘴巴上唇張開範圍比下唇大,含進的是「整個乳房的前段」,而不只是乳頭,媽媽乳房會有被拉扯的感覺,但不太會疼痛。蔡雨茵醫師指出,寶寶喝奶只含住「乳頭」而不是含著「乳房前段」為無效的姿勢,無法正確吸吮,可以在媽媽放鬆的親膚接觸下讓寶寶鬆口,即可很容易地再次哺乳。只要寶寶成功正確含上一次,他從此就會知道該怎麼吸奶,也會開始享受在媽媽懷裡溫暖又有奶水的時光。

寶寶總是含乳失敗? 醫:兩方式解決

寶寶含乳失敗時,媽媽要學著輕柔地讓寶寶鬆開,蔡雨茵醫師提供兩方法,一是抱緊處理,從後頸輕推,讓寶寶的口鼻整個壓在乳房上,只要幾秒鐘,寶寶就會因為吸不到空氣自己鬆口,不論是在親餵初期矯正姿勢或是長牙時咬奶都相當有用; 另一個方法是用媽媽的手指輕輕把乳頭掏回來,讓寶寶重新來過,兩個方式都可以,但蔡雨茵醫師認為,寶寶不會覺得ㄋㄟ ㄋㄟ 被搶走,比較不容易生氣,因此效果尤佳。 

原文文章作者:蔡雨茵醫師

原文網址:https://tsaiyuyin.com/%E5%93%BA%E4%B9%B3%E7%96%BC%E7%97%9B/

【延伸閱讀】

母乳解密:母乳寡醣HMO+核苷酸 助寶寶免疫力發展

Omicron多輕症,打疫苗不如直接染疫? 醫:嚴重公衛衝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落枕是中醫學的慣用病名,西醫一般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頸部肌肉扭傷」,是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屬於頸部肌肉群為防範相關組織的進一步傷害,進而形成的保護性收縮,屬於一種自限性的常見頸部疾病。許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經驗,起床時脖子肌肉突然緊縮,疼痛不已,造成一整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前舉辦「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邀請骨髓捐贈者,現身宣導「救人一命無損己身」以外,現場也有工作人員協助來院民眾抽血建檔。第一位來參加建檔的林先生,因父親去年罹患白血病,在醫生診療下經過化療已經痊癒,但煎熬的過程讓他毅然決然地參加驗血活動,他呼籲大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炎炎夏季來臨,氣溫飆高,許多民眾喜歡吃冰消暑。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提醒,中醫陰陽平衡理論,人體陽氣從夏至開始逐漸衰退,寒性體質的人吃過量寒涼食物,會因為陰陽失衡影響五臟六腑運行,可能產生腸胃不適、腹瀉症狀;建議民眾吃冰消暑,應注意時間及品類,且不只是冰,食用寒涼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序進入夏季,天氣炎熱,正值腸病毒流行期,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腸病毒疫情監測資料,全國共累積1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個案,其中3例為高雄市幼童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個案,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5歲以下嬰幼兒視為重症高危險群,籲請家長自外出返家務必做好洗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