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想吃冰消暑 中醫三招教你正確吃冰

夏天想吃冰消暑 中醫三招教你正確吃冰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炎炎夏季來臨,氣溫飆高,許多民眾喜歡吃冰消暑。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提醒,中醫陰陽平衡理論,人體陽氣從夏至開始逐漸衰退,寒性體質的人吃過量寒涼食物,會因為陰陽失衡影響五臟六腑運行,可能產生腸胃不適、腹瀉症狀;建議民眾吃冰消暑,應注意時間及品類,且不只是冰,食用寒涼食物也應適量,慢慢吃較得宜。

寒性體質建議白天吃冰 熱性體質減少甜膩食物

王嘉涵中醫師表示,寒性或熱性體質可從身體表現判斷,熱性體質的人常會有大汗、口乾舌燥、便秘等表現;寒性體質者則常見四肢冰冷、胃口差、夜尿多。建議寒性體質的人,想吃剉冰、涼拌等中醫醫理歸類的「寒涼」食物,應選在陽氣旺盛的白天食用,尤其吃冰最佳時機是正午到下午三點,最好是飯後一小時再吃,避免冷熱食物交錯刺激腸胃;也不建議空腹食用,以免影響脾胃消化。

此外,王嘉涵中醫師提醒,冰品選擇及吃的方式也應講究,寒性體質的人,適合選擇融化較慢的冰品,如雪糕、聖代等,慢慢吃,適度把握體內溫度平衡時間,讓身體適應。另外,冰品最好少加煉乳或果醬等甜膩食物,熱性體質的人易生痰濕,食用上述食物易使身體水分黏稠,排便或流汗更黏膩。

吃冰切忌空腹食用 避免腸胃產生不適

王嘉涵中醫師建議,不管寒性或熱性體質,消暑食品都要適量食用,冰品之外,常見的「溫熱」水果類如荔枝、芒果等,糖分及熱量高,吃多易上火,加重口破、流鼻血、便秘,熱性體質的人不宜多吃。

王嘉涵中醫師統整,寒性體質,建議選擇白天,陽氣最旺的中午至下午三點來食用冰品,應 細心品嘗慢慢吃,讓身體適應, 首選不易融化冰品,如雪糕、聖代等;熱性體質的民眾,應少加煉乳或果醬等甜膩食物。提醒民眾,吃冰切忌空腹吃,應飯後一小時再吃,避免腸胃冷熱交錯而不適,且適量即可。

【延伸閱讀】42歲婦卵巢衰退拚試管 AI挑胚胎助好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將臨,家扶青少年淨灘護環境!隨著台灣COVID-19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鬆綁,各地休閒場館及風景區陸續恢復開放,家扶基金會台北青角於日前舉辦「白浪滔掏寶」活動,帶領青少年們至白沙灣進行淨灘活動。青少年最愛海邊玩 家扶青少年淨灘家扶基金會表示,自寒假以來,台北青角青少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端午佳節即將到來,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所造成的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延燒,全台逾7成的龍舟賽已宣布停辦,不過午時立蛋與品嚐美味粽子的習俗仍可持續進行。粽子熱量高 天熱補充水分避免中暑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師楊智凱指出,以成人來說,男性一天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的期間,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勤洗手、擁擠場合戴口罩等,已成為國人自我防護及保護他人的互利行為,但如果吸菸者於疫情期間,還喜歡揪三五好友邊抽菸邊聊天或共用菸品,這些行為可能會讓防疫出現破口!吸菸者易染新冠肺炎 保持社交距離降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吸菸者手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大陸北京爆發第2波新冠病毒疫情,當地衛生單位初步研判,由當地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開始引發群聚。據媒體報導,香港大學病毒專家金冬雁指出,北京最近流行病毒株,接近捷克、台灣、歐洲病毒株基因序列,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午間立即澄清,所謂台灣病毒株是指境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