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想吃冰消暑 中醫三招教你正確吃冰

夏天想吃冰消暑 中醫三招教你正確吃冰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炎炎夏季來臨,氣溫飆高,許多民眾喜歡吃冰消暑。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提醒,中醫陰陽平衡理論,人體陽氣從夏至開始逐漸衰退,寒性體質的人吃過量寒涼食物,會因為陰陽失衡影響五臟六腑運行,可能產生腸胃不適、腹瀉症狀;建議民眾吃冰消暑,應注意時間及品類,且不只是冰,食用寒涼食物也應適量,慢慢吃較得宜。

寒性體質建議白天吃冰 熱性體質減少甜膩食物

王嘉涵中醫師表示,寒性或熱性體質可從身體表現判斷,熱性體質的人常會有大汗、口乾舌燥、便秘等表現;寒性體質者則常見四肢冰冷、胃口差、夜尿多。建議寒性體質的人,想吃剉冰、涼拌等中醫醫理歸類的「寒涼」食物,應選在陽氣旺盛的白天食用,尤其吃冰最佳時機是正午到下午三點,最好是飯後一小時再吃,避免冷熱食物交錯刺激腸胃;也不建議空腹食用,以免影響脾胃消化。

此外,王嘉涵中醫師提醒,冰品選擇及吃的方式也應講究,寒性體質的人,適合選擇融化較慢的冰品,如雪糕、聖代等,慢慢吃,適度把握體內溫度平衡時間,讓身體適應。另外,冰品最好少加煉乳或果醬等甜膩食物,熱性體質的人易生痰濕,食用上述食物易使身體水分黏稠,排便或流汗更黏膩。

吃冰切忌空腹食用 避免腸胃產生不適

王嘉涵中醫師建議,不管寒性或熱性體質,消暑食品都要適量食用,冰品之外,常見的「溫熱」水果類如荔枝、芒果等,糖分及熱量高,吃多易上火,加重口破、流鼻血、便秘,熱性體質的人不宜多吃。

王嘉涵中醫師統整,寒性體質,建議選擇白天,陽氣最旺的中午至下午三點來食用冰品,應 細心品嘗慢慢吃,讓身體適應, 首選不易融化冰品,如雪糕、聖代等;熱性體質的民眾,應少加煉乳或果醬等甜膩食物。提醒民眾,吃冰切忌空腹吃,應飯後一小時再吃,避免腸胃冷熱交錯而不適,且適量即可。

【延伸閱讀】42歲婦卵巢衰退拚試管 AI挑胚胎助好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從個人化「精準醫療」邁向重視預防及保健的「精準健康」,已是全球趨勢。中央研究院接受政府委託建置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將在院內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成立一駐點站,致力向臺北市東邊和基隆縣市募集參與者。 中研生醫駐站 為精準健康強有力後盾 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無論使用電腦、追劇或玩手遊,我們的生活與3C產品幾乎密不可分,也造成用眼過度的問題!尤其長時間盯螢幕,使眨眼次數減少、降低淚液分泌,若再加上光線不足、距離螢幕太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是配戴隱形眼鏡等,都可能導致眼睛乾澀、搔癢、疲憊等乾眼症狀發生。 眼睛不適五症狀「乾、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9歲林先生幾年前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因腳趾關節腫痛,後又持續疲憊、高燒不退,在女友堅持之下送醫,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如今已在骨髓配對成功下狀況穩定。醫師提醒,若出現無碰撞卻常有瘀青、月經量大增或過久、牙齦出血不止、發燒感冒遲未痊癒等症狀,當心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疫情期間,大家落實防疫觀念,勤洗手及戴口罩,大大的降低了兒童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更多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生長情形:「我的孩子是不是營養不良呢?為什麼這麼瘦小?」或是「他已經吃這麼多,為什麼還是長不好?」這些疑問常常在小兒科門診或健兒門診時被提出來。 生長遲緩非疾病 臨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