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他糖尿病腳爛2年好不了 三總創新「細胞治療」只花3個月就癒合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一旦發生足底潰爛,困難傷口往往難以癒合,如今細胞治療可望成為新解方。三軍總醫院今(20)日公布其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結果,透過傳統的外科手術結合新的幹細胞科技,因糖尿病截肢、傷口一度長達2年都好不了的患者,傷口3個月即成功癒合,迄今已經近2年未再復發。

今年54歲的李先生,糖尿病長達20年,因病情控制不當拖累,左腳趾頭早早已經截肢,且2017年時腳部又出現潰爛傷口,整整2年都好不了,出門一定要綁腳,且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被迫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

一度絕望的李先生,後來參加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領導的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到現在1年多都沒再復發。他表示,治療過程沒有副作用,畢竟是自己的細胞、不必再另外吃藥,現在只需保持足底乾淨、維持個人衛生就好,直呼看著傷口終於一點一滴癒合的快活心情,一般人難以想像。

三軍總醫院院長蔡建松表示,三總此次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6周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是國內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獲衛福部《特管辦法》核可、列入常規可收案執行的自體細胞治療傷口申請案,可望照顧廣大的200萬糖尿病人口,相當具指標性。

由於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戴念梓說,能修復損傷或病變的組織、器官,為患者爭取時間與,目前國際間不只應用間質幹細胞治療肺損傷、肺纖維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修復外,還能治療困難傷口。

戴念梓指出,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國內每年約50萬例慢性困難傷口,包括糖尿病足、褥瘡、靜脈潰瘍等,過去治療慢性傷口需要取皮、補皮,病患要受很多罪,且外科手術有其限制,好好壞壞,癒合仍有進步的空間,而脂肪間質幹細胞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調節免疫能力。且自體細胞治療兼具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免排斥、過敏少等優點。

戴念梓強調,三總此次臨床實驗不但是亞洲第一將困難傷口癒合納入常規治療的細胞治療案,更是領先國際的一步,未來包括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人口,加上逐年攀升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也可望受惠。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青少年紙菸、電子煙使用率首見雙升! 害吸菸率高13倍大魔王是它

北市最新十大死因!癌症居冠、慢性病占7項 乳癌要命急竄第2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女性子宮破裂是指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於分娩期或妊娠期發生裂傷,為產科嚴重並發症,威脅母兒生命。主要死於出血、感染休克。子宮破裂絕大多數發生於妊娠28週之後,分娩期最多見,那麼,是哪些原因可引起子宮破裂?有哪些先兆表現,從而能及時預防呢? 1、人工流產手術做太多沒有採取切實有效的避孕措施,經常意外懷孕,...

閱讀詳情 »

在台灣置換人工膝關節已相當普遍,但仍存在大約1%至3%的感染率,人工膝關節一旦發生感染其治療過程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過去病人須施以抗生素治療長達六週之久,長期施打抗生素對身體的傷害不在話下。當本身具有關節功能與殺菌能力的「含抗生素人工關節」出現後,不但提升治療效果,還能讓患者減少住院時間與挨針受痛的苦...

閱讀詳情 »

吃完飯打個飽嗝,會給人帶來酒足飯飽的“幸福感”,一般來說,打嗝沒有什麼現實功能,只是一種生理反應。但是經常打嗝可能提示你的胃不好而有高血壓的老年人打嗝止不住更要注意保健了,這可能是腦中風的先兆。 人為什麼會打嗝 打嗝其實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停止打嗝非常困難,原因之一是這個過程...

閱讀詳情 »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了二瓶吊針才好,原來這種藥空腹不能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