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腦中風後狂吞藥險喪命 肉毒桿菌素助重拾治療信心

他腦中風後狂吞藥險喪命 肉毒桿菌素助重拾治療信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4成腦中風患者會在急性期後出現手腳緊繃的「肢體痙攣」症狀,讓許多患者難以接受,但醫師呼籲萬萬不可心急亂投藥!37歲的腦中風患者李先生,正因肢體痙攣,導致上肢無法伸展,手掌也無法完全張開,原本生活的小事都變成大事,復健進展也陷入停滯,使李先生非常沮喪,在心急之下吞下五十多顆抗痙攣藥物,讓他陷入了昏迷,幸好緊急送醫救回一命。後來李先生聽取醫師建議,現有治療中,增加肉毒桿菌素的治療比重,手掌逐漸能張開,身心都重拾信心,看到復健的進步,更有動力持續努力。

腦中風後肢體痙孿太嚴重 生活、復健都困擾

電視劇上常見演員以「手臂蜷曲」、「手掌內彎」或「腿部僵直難以行走」的方式詮釋腦中風患者,這些都是腦中風患者在急性期過後的肢體痙攣症狀。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欣熹說明,由於腦中風後會肢體無力,身體代償機制啟動,開始出現肢體痙攣以增加患者行動能力,輕度肢體痙攣能幫助患者站立、走動;但若肌肉張力過強,則會導致患者無法伸展手腳,影響復健成效、造成日常起居不便,若長期維持緊繃狀態,更會導致關節攣縮。

蔡欣熹醫師建議,若肢體痙攣已造成生活不便或影響復健治療,患者應積極就醫解決肢體痙孿問題。

多器材輔助醫師施針 肉毒桿菌素注射求精準

肉毒桿菌素治療之前,許多患者因恐懼而拒絕打針,只能增加口服抗痙攣藥物劑量,治療效果卻非常有限。蔡欣熹醫師說明,患者接受肉毒桿菌素施打時可能會有一些心理壓力,不過肉毒桿菌素非常安全。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以及儀器輔助,例如肌電圖、肌肉超音波等,肉毒桿菌素可精準施打在最緊繃的肌肉區塊,減少肢體痙攣的嚴重程度,改善生活品質。

根據醫師觀察,許多患者施打肉毒桿菌素後,皆能獲得不錯的改善,多數都有意願持續以肉毒桿菌素解決肢體痙孿困擾。

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 專業團隊守護患者

平日面對諸多中風患者,蔡欣熹醫師仍舊認真觀察每一位患者在診間的動作表現,以專業知識搭配敏銳的觀察力來為患者尋找最佳治療方案。蔡醫師補充,目前中風急性後期患者有許多治療選擇,療程中會受到醫護團隊良好的照護輔助,提供不同層面的治療與關心,並陪同患者一起度過復健歷程,幫助患者重新張開雙手!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久坐族群因生活型態及不正確的姿勢維持,經常造成疲倦及痠痛,影響生活及工作效率,然而,醫療人員的工作型態,更需要長時間的久坐久站,身心健康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現警訊;為此,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邀請健身中心邱緯杰總教練與鍾芯怡教練,以「辦公室核心運動」為主題,教導一系列核心肌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超音波的技術原本都掌握在海軍手上,或運用於工業技術發展,大概於1950年代開始,醫學開始採取超音波的技術來做各種檢查。現在準媽媽們做產檢時,可以從超音波影像中看到貝比的頭部、小手手,並存留下各種可愛的影像。如果吃完大餐後容易右上腹痛,醫師會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診間常有媽媽帶者小朋友來求診,「流鼻涕好幾天,以為氣候變化大造成過敏,想說自己會好,沒想到發燒,還流出黃綠色的濃鼻涕,鼻孔有臭味」。鼻竇炎當作感冒、過敏性鼻炎 醫師點出差異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欒智偉醫師說,很多民眾常將鼻竇炎當作感冒或過敏性鼻炎,造成症狀越來越嚴重,而延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棠棠是早產兒,24週提早報到,體重僅675公克,還比大杯手搖飲還要輕,出生後立即接受醫療照護,在醫療團隊137天努力下,才能出院,但回家之後,又是1場考驗,因為棠棠需戴著氧氣機及鼻導管,讓棠棠媽媽常無助地哭泣。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一起關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