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代謝症候群 10大死因半數與它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代謝症候群 10大死因半數與它有關

去年國人10大死因,有一半疾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其中腰圍是評估代謝症候群重要指標之一,根據國健署2018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全台40至64歲中年人口逾5成腰圍過粗、三高中有一項異常,45歲後女性的代謝症候群增長率更是男性的2倍,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除了注意飲食,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以上。 

3成中年人有代謝症候群 罹糖尿病風險增6倍
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科長李惠蘭表示,腰圍過粗者(男≧90公分,女≧80公分)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全台40至64歲人口逾3成有代謝症候群,腰圍過粗易導致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有代謝症候群者罹患糖尿病是一般人的6倍、高血壓4倍、高血脂3倍、心臟病及腦中風2倍。

李惠蘭指出,國內代謝症候群的患者隨著年齡呈現倍數成長,男性19至44歲約21.8%有代謝症候群,45歲至64歲則增加至39.7%;女性19至44歲約9%有代謝症候群,到了45歲至64歲則增加至32.7%,男女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都以倍數成長,女性的盛行率隨著年紀增加超過3.6倍,增長率是男性的2倍。

步入中年代謝懸崖 腰圍容易暴增
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表示,男女步入中年後,代謝力會隨著荷爾蒙逐漸降低,會使內臟脂肪堆積並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到了一定年齡容易出現「代謝懸崖」,腰圍容易突然暴增。此外,侵襲全球的武漢肺炎疫情也與肥胖有關,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統計,重症患者中,肥胖者比例高達38.5%,肥胖也是染疫死亡的高危險群。

預防代謝症候群,許惠恒院長建議,飲食以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為原則;運動每周達到150分鐘,每周5次、每次30分鐘,或每日累計30分鐘的中等身體活動規律運動,健走、慢跑都是不錯的運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強行推動「港版國安法」,侵蝕港人自由,繼總統蔡英文宣布「人道救援香港」後,陸委會今(28)天進一步拋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一旦開放港人來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會反對人道救援,但入台後仍得按照現行檢疫規定來進行。 陸委...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今(28)日又見零確診(持續第7天),且為連續第46天沒有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再進一步鬆綁醫院探病規定,即日起只要是住院7天以上的病人,每日開放一個時段、每床可2名訪客探視。 台灣疫情越來越穩定,陳時中強調,探...

閱讀詳情 »

▲先治療牙周病,再用陶瓷貼片美化前牙,醫病合作,笑容更自信。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植牙失敗,除了牙周病作怪之外,癮君子可能得先怪自己為什麼不戒菸!國內牙醫師發現,造成植牙失敗的重要因素除了口腔衛生不佳以外,抽菸也是左右植牙成功率的一大關鍵。只有儘早戒菸、提早治療牙周病,才能有效降低植牙...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儘管台灣疫情相對穩定,但後疫情時代,除了原本可能會出現的不安與焦慮、擔心外,也可能因為工作被限制或取消而打亂了原來的生活作息,職能治療師建議,此時,不妨藉機檢視自己生活型態,利用「圓鐘圖」檢視生活是否達到工作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