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血糖當心! 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低血糖當心! 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血糖過高,可能引起糖尿病與多種併發症,血糖過低,也不是好事情。美國過去曾有研究發現,低血糖可能影響自律神經系統控制,進而干擾心臟功能。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症嚴重時也可能致命。

低血糖症發作時 易產生不適症狀
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瑜忻提醒,糖尿病病友若出現肚子特別餓、感覺心慌慌,或出現冒冷汗、頭昏眼花等症狀,代表可能出現低血糖症,此時就要提高警覺,低血糖症一旦加劇,患者甚至會昏迷、休克。

血糖過低 心血管功能大受影響
在國際〈糖尿病〉(Diabetes)醫學期刊曾有一篇研究發現,當血糖過低,可能影響血壓、心跳速率,心臟功能也容易異常。共有17名健康自願者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讓這些人出現低血糖,持續兩小時,並測試他們的心臟迷走神經反射功能變化。結果發現,當這些人出現低血糖症,血壓、心跳都出現變化,迷走神經的壓力反應靈敏度也會減弱,心血管功能可能大受影響。

出現低血糖症時 不宜輕忽嚴重性
研究作者解釋,當身體發生急性低血糖症,大腦為了維持大腦葡萄糖供應,心肌血流量會增加,此時身體就會多製造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等荷爾蒙,以回應低血糖所造成的生存壓力,長時間下來,這些荷爾蒙就會讓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動脈血管、靜脈血管也會常常收縮,心臟工作量增加,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往後心臟病發作風險。

陳瑜忻醫師也提醒,糖尿病病友如果運動前不吃早餐,加上用藥,很容易產生低血糖症,因此運動時,最好身上帶點糖果,也要隨時監測血糖變化,以減少低血糖症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8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4)日宣布新增15例本土個案,36例境外移入。今日的本土案例減少非常多,實因昨日是假日,願意前往採檢的人偏少,但「桃園、高雄的危機還沒過。」近日都會持續大規模採檢。細部的新增數字,高雄8例、宜蘭4例、桃園有3例。 15例本土來源大多可追溯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我國向美商默沙東公司採購之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首批2,016人份療程已於今日清晨運抵臺灣,將於完成通關程序後儘速配撥,提供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之輕中度個案治療使用,降低醫療量能負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2022年第一批疫苗即將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表示,新一批的莫德納疫苗將到貨,這2天就會有150萬劑抵台。但近期有巨大的變數,正是大家都知道的,目前美國機場發生5G網路通訊設備引發的飛安疑慮,造成航班變動。 陳時中表示,新一批莫德納疫苗將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有良好的健康狀態,卻在冬季特別感到憂鬱。沒有特別因素感到情緒落寞,沒有動力,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早上懶洋洋不想起床、整個人好像電力瞬間減弱一半,只想懶在床上。其實,日照時間縮短、氣溫低,自然界的動物原本就處於冬眠的狀態,為了應對寒冷環境與覓食的缺乏,會減少體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