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週波治療可止痛 不可用在傷口處

低週波治療可止痛 不可用在傷口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想要緩解肌肉痠痛,坊間已有販售低週波治療儀,民眾可以購買後自行在家裡使用。不過,復健科醫師提醒,雖然低週波治療儀可以止痛,但卻不可用在傷口處,以免使傷口更加受傷。

使肌肉活動 增加血液循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低週波治療儀是復健科常使用的電療,其原理是產生高度電流讓神經麻痺來達到止痛效果;而且低週波治療儀可以使肌肉活動,而能增加血液循環,進而可幫助傷口癒合。

有心律調節器者不可使用

由於低週波治療儀在坊間即可購買到,因而有很多民眾會自行選購後在家裡使用。武俊傑主任強調,在使用低週波治療儀時,不可以在傷口處使用,以免會使傷口更加受傷;此外,身上有心律調節器者,也不可使用,以免電流會影響心律調節器的功能。

第二等級風險醫療器材

由於低週波治療儀是屬於第二等級風險醫療器材,民眾在購買時,得要注意產品仿單上的說明,並確認產品包裝上有衛生福利部核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才有保障;武俊傑主任並提醒,在使用低週波治療儀時,應注意參數強度不可太強,應從最低值逐漸調整至可接受的痛感強度,以免肌肉受到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6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COVID-19(武漢肺炎)院內感染事件不斷傳出新患者,醫院感染管理與醫護人員安全成為各方注目焦點。新加坡一份針對武漢肺炎研究發現,全副安全裝備醫護人員,短暫進入隔離區,防護衣竟然沒檢出病毒,反而是隔離室內部各用具表面都有病毒蹤跡,換句話說,洗手比戴口罩更能預防武...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醫師,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我家弟弟每天早上起來就哈啾個不停,晚上也一直說鼻子好癢,每天都睡不好,真的好心疼……」、「阿包醫生,學校老師說妹妹最近只要下午一變天,她的過敏就會牙起來(台語),然後帶著一把鼻涕回家…&h...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第1波爆發,從武漢擴散至東亞各國,韓國與日本晚台灣約4周,才針對邊境與口罩管制,因此台灣病例數增長遠低於東北亞各國。但武漢肺炎恐怕正朝向第2波爆發!特別在中東、歐洲、美國都有大量病例急遽出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防疫難度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醫院感染事件持續發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再公布1名感染者,曾經與第34例曾在同病房(不同病室)治療,原疾病痊癒出院經回追才確診。另外,澳洲演奏家行蹤防疫中心經一晚調查,目前掌握147位接觸者,由影像畫面研判,演奏家在台灣應該沒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