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何時該吃副食品? 營養師建議新手爸媽這樣做

何時該吃副食品? 營養師建議新手爸媽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4至6個月的孩子,看到大人吃東西時,表現出有興趣,或餵奶後顯得吃不飽或是厭奶等現象,這時就可考慮開始餵食副食品;高醫營養部營養師劉劭君指出,為了讓孩子了解多元化的食物種類及味道,因此剛開始餵食時,應讓孩子學習咀嚼、吞嚥以及嘗試新食物為主,家長不用過於著急。

選擇白天嘗試新食物 觀察孩子進食後反應

通常在飲食型態順序,會從流質、到糊狀的半流質、泥狀的半固體,接著才到固體,家長可以從每次1至2茶匙,觀察孩子進食後的反應,在循序漸進搭配多種以上食物一起進食;劉劭君營養師表示,每次在嘗試新食物時,最好選在白天時間,較能有一整天時間觀察孩子進食完後身體反應,當孩子開始願意吃副食品後,排便也會變得更堅實,尤其孩子腸胃道正在學習消化新食物,因此即使排便時可以看到吃進去的食物也屬正常現象。

4至6個月嬰兒易缺乏鐵質 應補充含鐵副食品

根據2011年台灣營養調查0至12個月寶寶發現,有葉酸、鐵、鋅和鎂平均攝取量不足的現象,其中4至6個月大的孩子更應注重鐵質的補充;劉劭君營養師解釋,家長可選擇像麥精、深綠色蔬菜、蛋黃、紅肉等富含鐵的副食品,並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果泥等,有助於鐵質吸收,另外也可補充像魚類、雞蛋、菇蕈類等富含維生素D的副食品,避免造成佝僂症發生。

嘗試高致敏性食物不需延後 僅需從少量開始

除了在挑選副食品上得採多樣化,一開始也避免添加調味量,減少對孩子腎臟負擔,且嘗試高致敏性食物的時間點也不需延後,只需從少量開始即可;劉劭君營養師強調,給孩子的食物質地盡量以柔軟且好吞嚥為主,避免任何需要咀嚼、硬且圓的食物,以避免窒息,若發現孩子嘗試副食品,出現吐舌反射或皺眉,但未明顯抗拒,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可能僅不習慣所致,可以繼續勇敢餵下去。

【延伸閱讀】

 準新娘脖子腫險延長婚期 這術式治療不留「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怕胖不吃糖,對於代糖(人工甜味劑)就毫無忌禪;其實,代糖吃多了,也會出事。根據研究顯示,經常喝含有代糖的飲品,會使得腦中風與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不得不慎!代糖吃太多有腦中風以及失智症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千欽表示,喜歡吃甜食的人攝取到含代糖飲料的機會就會比較多...

閱讀詳情 »

妳是不是跟我一樣,每天下班(下課)回家,雖然已經累得要命,卻仍捨不得上床睡覺。習慣性地癱在沙發上,不是拿著電視遙控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按來按去、就是盯著iPad追劇、拿著手機猛滑?! 這一按一滑交替間,就這樣來到了午夜,匆匆梳洗完準備睡覺,躺在床上仍依依不捨的拿起電腦或手機再度「巡」一下,深怕錯過任何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主要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包括三斑家蚊、環蚊家蚊以及白頭家蚊,每年腦炎病例多發生在5月至11月,6月至7月則為流行高峰;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因此像是豬舍、其他動物畜舍,甚至包括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都為病媒蚊容易孳生地方,民眾應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年紀大的老人家,很多器官都在退化,想要活得開心,能夠四處遊山玩水,就不得不注意營養;醫師提醒,尤其是攸關肌肉與骨骼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3及葡萄糖胺,銀髮族都應該要攝取足夠。小分子胺基酸比大分子蛋白質有效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彭莉甯主任表示,肌肉是由蛋白質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