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何美鄉:打第3劑後染Omicron 將有助應付下個變異株

何美鄉:打第3劑後染Omicron 將有助應付下個變異株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近2年,Omicron在香港等地造成的疫情仍令人擔憂。近期不少國家提出施打第4劑疫苗的建議,指揮中心認為僅是增加抗體,效益不大,現在提到第4劑還言之過早;另外世界各國也計畫走向「與病毒共存」。隨著指揮中心將逐步放寬入境檢疫,外界擔心可能引爆本土疫情。對此,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透過臉書表示,國外研究證實,完整接種3劑疫苗者如感染Omicron,所產生的抗體可大幅降低染疫後的重症率,國人無須過於憂心。


感染Omicron後 T細胞抗變種病毒能力大增


中研院院士何美鄉在FB分享觀點:《Nature》學刊一篇文章證實,從接種過COVID-19疫苗或曾經被先前武漢株、Beta、Delta感染者身上提取的T細胞,發現這些T細胞都可以對Omicron產生免疫反應,表示各個變異株的感染是可提供交互保護重症感染的效果。


何美鄉在文中點出,第4劑免疫加強針就是感染Omicron感染,這就如同第4劑疫苗。不過,前提為「已經接種3劑COVID疫苗」,才能確保「感染Omicron」後的低風險(輕症),同時提供補強免疫的效果。多篇研究顯示,不論是電腦分析病毒蛋白質序列,或細胞免疫實驗結果均顯示,Omicron突變株仍能保存於先前出現的病毒相同的T細胞識別的功能,也就是SARS-CoV-2基因中刺激T細胞反應的靶點,並沒有因變異株而改變。


何美鄉說,「這是自然感染與疫苗可以具有免疫互補作用的證據。」臨床顯示,接種疫苗對Omicron感染的最佳保護力只有6至7成,這也解釋了完整接種疫苗,仍無法有效預防Omicron感染。


何美鄉強調,「已有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可以減低Long COVID的風險,對Omicron 亦然。近日英國國家統計(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月3日的報告)資料顯示 ,近來大量Omicron 確診的病人並沒有造成LONG COVID的報告數字增加,他們還是認為是大量施打疫苗的效果。」何美鄉表示,希望這些資訊可以減低國人對防疫逐步降級、邊境管制的鬆綁的憂慮。只要做好準備,未來每日國內可能出現很多確診者,也無須恐懼。


醫界看法不一 陳時中:需好好觀察


部分醫師不認同此看法,認為確診數升高,將使重症、死亡人數升高,衝擊醫療量能。陳時中近日出席活動,受訪時問到此議題,他說「確實有這樣的看法,認為有雙重抵抗力,但是現在3劑的突破性感染仍然相當高,需要好好觀察。」同時目前台灣的疫苗覆蓋率為:第1劑83.19%、第2劑77.62%、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82%、追加劑接種率46.63%,提升疫苗覆蓋率實屬當務之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每8名成人有1人腎病變 三高危險群尤應慎防高腎壓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兒童節來了!家裡的孩子都好嗎?耶魯大學社會科學心理學的助理教授張博士(Cheung Hoi Shan)的一項研究發現,發展社交溝通技巧不只有詞彙,如果詞彙能力較少的害羞兒童,只要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中做出良好的反應,仍然能夠在同齡人中有良好的互動。兒童害羞不憂心 慢慢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說到酒精,經常在假期約朋友們一起喝酒放鬆,或習慣性的在失眠時小酌一杯入睡,但真的可以長期飲用嗎?根據克里福蘭醫學中心,化學專家Joseph Janesz博士解答常見的酒精迷思:誤解1:喝酒可以讓你提神許多人都在疲勞和過度壓力中掙扎,希望假日時透過喝酒以消除疲勞和緩解壓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曼秀雷敦」軟膏(又名:小護士、面速力達母)是許多家庭急救箱裡的必備用藥,不過,這類藥膏只適用於蚊蟲叮咬,可不能塗在跌倒擦傷的傷口,否則可能痛到懷疑人生! 1名女網友在Dcard貼文中提到,她在學校不慎摔倒,導致膝蓋擦傷,立即去學校保健室消毒、塗藥,返家後,拿棉花棒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第一次成為父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當爸爸以後怎麼身材就胖了一圈?根據克里夫蘭中心,腹部肥胖潛藏的健康危機,家庭醫學醫師丹·艾倫(Dan Allan)醫師表示,體重飆升迅速,尤其是腹部肥胖是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肥胖危害多  飲酒過量脂肪累積快 艾倫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