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作夥來檢測! 早期診斷治療遠離肺阻塞

作夥來檢測! 早期診斷治療遠離肺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十大死因第七名 肺阻塞早期症狀難察覺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5,000人死於肺阻塞,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病時常已出現較嚴重症狀。病友羅先生表示,自己就是因為睡到一半因呼吸困難起床後,突然發生休克,被家人緊急送院急救,住院治療還長達15天之久,經過檢查後才發現罹患慢性肺功能阻塞與支氣管炎萎縮。

肺阻塞衛教篩檢週 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徐武輝醫師表示,為了幫助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11月中舉辦「肺阻塞衛教篩檢週」,設計集章闖關活動,提供民眾肺功能檢測與衛教諮詢服務。希望藉由活動機會,幫助民眾篩檢出一些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潛在的患者,透過及早確診就醫治療,減緩疾病進程,降低急性惡化之風險。

民眾求診率低 醫師呼籲正視肺阻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任涂智彥醫師指出,肺阻塞在全世界盛行率平均為6-10%,但在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只有2.48%。因肺阻塞診斷主要是評估肺功能,一般病人如無嚴重症狀並不會到醫療院所求診,因此推測肺阻塞盛行率在台灣被低估,診斷率偏低。故在此次活動關卡設計,中國附醫除了鼓勵民眾填寫問卷自我評估,透過儀器檢測肺齡,也在現場進行衛教諮詢,幫助民眾更加了解自身健康狀態,及早發現肺阻塞徵兆。

肺阻塞用藥進步 提升病人治療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暨重症系陳家弘醫師說明,以往針對肺阻塞會使用氣管擴張劑做治療,因類型不同,有可能一天需吸兩至三次,甚至需要不同裝置才能順利用藥。現階段隨著藥物選擇漸趨多元,已進步到有同一裝置內含有三種不同氣管擴張劑,對病人而言,一天不需吸太多次藥物,也不需使用太多吸入性裝置,減少患者用藥上的不便。

遵醫囑持續用藥 助穩定肺阻塞病情

肺阻塞位居我國十大死因排行榜第七名,常見症狀有咳、痰、喘三大現象,發病時常讓人感覺喘不過氣,嚴重還可能導致休克。所幸目前臨床有多種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改善病情、提升生活品質。醫師提醒,如長年有吸菸習慣,且出現長期持續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症狀,就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應及早就醫診斷治療。只要遵循醫囑、持續正確用藥,都能將肺阻塞急性惡化的機率降至最低,穩定控制病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在東京奧運創下佳績,包含舉重戰神郭婞淳、羽球好手李洋、王齊麟、戴資穎、桌球小將林昀儒等,所有參加奧運選手不論有無獲得獎牌,都在比賽獲得眾人掌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想請他們代言防疫。 今(2)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記者提問奧運選手是否會舉行奧運英雄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小男生就是愛吃肉,這該怎麼辦?一項學童飲食調查發現,國內學童攝取蛋白質種類相當不健康,違反國健署建議順序「豆>魚>蛋>肉」,且年級越高,越愛吃紅肉(豬肉、牛肉)、越不愛豆製品,其中又以男生偏食狀況最為嚴重。 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北中南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飲食狀況,回收近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莫德納疫苗施打即將再次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開放,第1類至第3類與孕婦接種第2劑,估計約有8.9萬人可以接種,有意願接種第1劑民眾,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評估,僅剩47.8萬劑提供部分第9類施打。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曾有410萬人獨愛莫德納,但陳時中表示,第5輪...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惱人的口臭問題深深困擾著現代人,縱使外表打扮得再怎麼光鮮亮麗,假如一開口散發出惡臭,仍然令人尷尬。在美國擔任牙醫師的Grace,前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家開始試著拍攝影片,吸引了大票網友的支持,而Grace表示,會造成口臭主要有三種原因,其中兩種跟刷牙習慣有關,另一種則可能是身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