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掀開衣袖,紅斑、破皮映入眼簾,翁小姐受乾癬困擾多年,近兩年甚至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害怕活動會加劇關節炎症狀,所以不敢「輕舉妄動」。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表示,很多患者起初只有發生皮膚病變,隨著疾病進展,會合併多處關節腫痛,因此,醫療端會謹慎篩選關節不適的病人,協助潛在的乾癬性關節炎病患及早接受治療。

動起來 適度運動有助維持關節活動度

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患者,其中3成很可能進展成乾癬性關節炎。大部分患者怕痛所以不敢動,研究卻發現,不活動反而容易導致關節僵化、攣縮。

李政源醫師指出,乾癬性關節炎較常見的用藥,除了早期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還有免疫調節藥物,若使用上述藥物症狀仍未改善,現階段也有生物製劑,對乾癬性關節炎病情控制都有幫助。目前針對使用藥物達六個月未改善,且症狀符合三個或是三個以上的關節疼痛、腫脹的患者,可在醫師評估下向健保提出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李政源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的病人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應適度運動以維持關節活動度,建議平常可以多進行散步、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在能接受的疼痛範圍內適當地伸展活動,配合藥物治療,降低關節變形的風險。醫療團隊也會協助轉介患者到復健科進行物理治療,協助復健。

336防禦法則 防範病情加劇

醫師提醒,若有皮膚乾癬,可透過336防禦法則協助判別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336防禦法則指:皮膚、頭皮、私密皺褶處這3個部位發現有皮膚乾癬;關節開始出現僵硬、腫脹、疼痛等3大警訊,就該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及早治療以防範病情加劇,也有助於恢復原本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6歲年輕女性,咳嗽一個月多未癒,初期以為是小感冒,多次至診所拿藥遲遲未見好轉。到大醫院求診,X光檢查出肺部有異常腫塊,住院經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為「肺癌第3期」。正值青壯年期,事業打拼及人生規劃正起步,卻發現罹患肺癌,心中充滿震驚與疑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呢!開始吸菸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約有1.2萬人受失智症侵擾,其中65歲以下罹患失智症者更佔多數,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年輕型失智症人口為該國30至64歲人口的千分之一,推估台灣有1.2萬人罹患疾病;一名60歲劉姓台商,曾因罹患失智症流落成都街頭,所幸在女員工王英女士感念過去知遇恩情,協助安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38歲的賴女士,數天前在台北慈濟醫院生下第一胎,較高齡才生產的她,從懷孕開始就計畫產後要給寶寶喝母乳。身邊的親朋好友都鼓勵她母乳哺育,自己也期待能給寶寶更充足的營養,增加免疫力,為寶寶打好健康基礎。雖然第一天擠奶時,因為方法不正確以致出奶有限,經過護理師再次指導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睡眠調查發現,國內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尤其老年人與青少族群,常常因「睡眠時相前移症」或「睡眠時相後移症」等情況,造成睡眠障礙,這些都屬於睡眠時相異常症範圍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暨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醫師鄭晴表示,為了瞭解睡眠障礙成因,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