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掀開衣袖,紅斑、破皮映入眼簾,翁小姐受乾癬困擾多年,近兩年甚至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害怕活動會加劇關節炎症狀,所以不敢「輕舉妄動」。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表示,很多患者起初只有發生皮膚病變,隨著疾病進展,會合併多處關節腫痛,因此,醫療端會謹慎篩選關節不適的病人,協助潛在的乾癬性關節炎病患及早接受治療。

動起來 適度運動有助維持關節活動度

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患者,其中3成很可能進展成乾癬性關節炎。大部分患者怕痛所以不敢動,研究卻發現,不活動反而容易導致關節僵化、攣縮。

李政源醫師指出,乾癬性關節炎較常見的用藥,除了早期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還有免疫調節藥物,若使用上述藥物症狀仍未改善,現階段也有生物製劑,對乾癬性關節炎病情控制都有幫助。目前針對使用藥物達六個月未改善,且症狀符合三個或是三個以上的關節疼痛、腫脹的患者,可在醫師評估下向健保提出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李政源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的病人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應適度運動以維持關節活動度,建議平常可以多進行散步、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在能接受的疼痛範圍內適當地伸展活動,配合藥物治療,降低關節變形的風險。醫療團隊也會協助轉介患者到復健科進行物理治療,協助復健。

336防禦法則 防範病情加劇

醫師提醒,若有皮膚乾癬,可透過336防禦法則協助判別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336防禦法則指:皮膚、頭皮、私密皺褶處這3個部位發現有皮膚乾癬;關節開始出現僵硬、腫脹、疼痛等3大警訊,就該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及早治療以防範病情加劇,也有助於恢復原本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常聽到很多人說飯飽人呆,吃飽飯後很容易昏昏欲睡!不少上班族或許因為午休時間太短、來不及小睡一下,或許為了減肥,乾脆選擇中午不吃了!但是午餐不吃,晚餐又會不小心吃太多、讓脂肪悄悄上身,到底午餐該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又沒負擔呢?營養師建議,外食族中午可選擇輕食,不但有助消化,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寒冷的冬天泡個暖呼呼的溫泉,是再享受不過的事了!不過,冬天泡湯很容易發生突發性心血管疾病;而事故發生時的緊急處理,是防範泡湯潛藏危機最重要的方法。為此,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首創「安心湯屋」認證,讓來泡湯的旅客都能安心放鬆的享受。台北市北投區素來以溫泉泡湯盛名,為了減少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針對媒體報導化粧品中常添加合法防腐劑MI及MCI,容易刺激皮膚並引起過敏反應,但國內卻沒有制訂標準;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安全評估,初步結論認為MI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為0.1%。食藥署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曾媽媽是名失智症患者,由女兒獨自在家照顧,但媽媽總是每天反覆發表相同意見,講到她快發瘋了,女兒壓力大到曾想帶著媽媽同歸於盡;一次偶然的機會,女兒帶媽媽來到「瑞智互助家庭」,媽媽雖然還是重複同樣的話,但有別人一同分擔,負擔減輕許多。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聯誼會副會長張梅君表示,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