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6歲女肺癌第三期! 空汙、油煙莫輕忽

26歲女肺癌第三期! 空汙 油煙莫輕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26歲年輕女性,咳嗽一個月多未癒,初期以為是小感冒,多次至診所拿藥遲遲未見好轉。到大醫院求診,X光檢查出肺部有異常腫塊,住院經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為「肺癌第3期」。正值青壯年期,事業打拼及人生規劃正起步,卻發現罹患肺癌,心中充滿震驚與疑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呢!

開始吸菸年齡越小 罹患肺癌機率越高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林英靜提醒,近年來肺癌有年輕化趨勢,雖然抽菸是造成肺癌的最大危險因子,不過也別忽略空氣污染造成的傷害。肺癌泛指長在氣管、支氣管與肺臟的原發上皮性惡性腫瘤,主要分成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癌的肺腺癌、鱗狀上皮癌、大細胞肺癌,其中肺腺癌占比最高,約50至55%。

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不易早期診斷,常被誤認成感冒。通常出現長期咳嗽或是胸痛、氣喘、呼吸困難、咳血、骨頭疼痛、背痛、聲音沙啞等,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肺癌。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1萬2千多人罹患肺癌,約9千多人死亡,儼然成為台灣新國民病!抽菸、空氣污染、家族史是導致肺癌成因,吸菸者比不吸菸者得到肺癌機會多12到25倍,若是開始吸菸年齡越小,罹患肺癌的機率越高,另外與吸菸者結婚、吸二手菸也會增加約3倍風險。

改變烹調方式、使用抽油煙機 避免室內空氣污染

但肺癌並非吸菸者專屬,研究發現,不抽菸或輕度抽菸史、年輕族群及女性,都有較高罹患的比例。肺癌形成的原因很多,不抽菸卻罹病,多與空氣汙染細懸浮微粒PM2.5、廚房油煙、職業場所暴露於粉塵等環境因素有關。預防癌症的方法為盡早戒菸、改變烹調方式或下廚使用抽油煙機,保持通風良好、避免室內空氣污染、暴露在二手菸、空污嚴重時出門戴口罩等,遠離肺癌,保有健康!

林英靜護理師呼籲,民眾別輕忽小症狀,定期篩檢、早發現早治療。建議有肺癌家族史、菸齡長、吸菸年齡早者,40歲後需定期篩檢。現今肺癌檢查安全又準確度高,方式包括低輻射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電腦斷層導引切片檢查、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等。(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般人在舉行喬遷、動土、嫁娶時,常會翻一下農民曆,看看凶吉,再決定是否進行。其實老祖宗的智慧不僅於此,若能隨著農民曆上的每個節氣食用當令在地食材,不但符合中醫強調的養生順應四時,從健康的角度,更能補足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國人蔬菜、水果攝取未達標 營養素亮紅燈根據2013-...

閱讀詳情 »

【戴念國醫師/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骨關節炎與韌帶肌肉神經受損常在運動後發生,隨時間退化發炎情況會持續甚至惡化,出現關節腫脹、運動範圍減少、和腿部無力或麻木,常見在膝蓋和肩關節以及頸部和下背部。再生組織工程 利用細胞自我修復力再生組織工程是用幹細胞與材料等相關技術,配合生物體自體修復的能力,營造最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求子之路長達十年,對於想懷孕的爸媽而言,是一條多麽煎熬的過程。一對鍾姓夫妻,結婚後自認懷孕不是困難事,但兩年過去仍未動靜,因此就醫檢查,一路歷經中西醫合併、人工、試管,以及免疫等療法,忍受著身體不適以及內心壓力卻仍未有好消息,讓夫妻倆一度想放棄,直到求助於臺中榮總中醫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冬天來臨,台灣每年積極推動流感疫苗接種,自2019年起全面升級四價疫苗,近來媒體卻屢屢爆出民眾施打後有不良反應,造成民眾對接種疫苗卻步。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黃玉成理事長說,打疫苗比不打的好處多,民眾擔心的可能就是安全性問題,但台灣接種疫苗多年,基本上都是以局部的疼痛為主,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