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更年期了嗎? 經期改變不是唯一症狀

你更年期了嗎? 經期改變不是唯一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900年,根據美國統計,人類壽命只達49年。但到了 2005年,人類平均壽命,男性可達83年,女性則已達85年。目前高齡的普遍定義為65歲以上,根據目前統計,9成的人皆會進入高齡。

醫界努力目標 進入老化衍生疾病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梁玉惠表示,在20世紀早期,如何治療急性傳染疾病是醫師和科學家主要努力的目標,也因為成功的控制傳染病,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第二個階段主要則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目前治療方式也已日新月異;現今則是慢慢進入第三個階段,老化而衍生出來的疾病。第三個階段也是最複雜的階段,不再像是第一階段找出病因並治療它,而是需要結合醫療、心理和社會的資源來處理。更年期的處理正是如此。如何讓更年期婦女在未來的高齡日子裡,健康、無病痛的活著,是在處理更年期症狀時最大的目標。

月經間隔超過42天 可能快要停經了

停經的定義為:連續12個月無月經和抽血顯示高促性腺素功能升高性機能減退,不規則的月經週期是停經過度期唯一客觀指標。梁玉惠醫師指出,每個女性月經週期都不一樣,根據濾泡成長的速率和品質來決定。平均來說,生殖能力在37-38歲開始下降,更年期則發生在13年後(平均51歲),不排卵的週期大部分發生在20歲以前和40歲以後。目前只有一個確定會導致提早停經的因素──抽菸,會使婦女提早停經約1.5年。

根據澳洲研究的統計,當月經間隔超過42天,可預期在1到2年後停經。約有1成的女性在45歲停經,原因不明,推測或許跟卵巢大小和卵子數量相關。當卵子數量少於一定閥值,大約1000顆,即會進入停經,跟年紀無關。

跟以往研究相反,雌激素並不會在快停經時下降,反而是維持在正常範圍甚至稍微上升的狀態。這其實很容易理解,當卵巢內濾泡減少時,抑制素因此減少,失去負回饋抑制到腦下垂體,濾泡刺激素因此而上升,進而刺激剩下的濾泡分泌雌激素。但由於剩下可接受刺激的濾泡顆數每個週期不一,因此分泌出來的雌激素量也不穩定,因此在圍停經期階段雌激素濃度並不穩定。

更年期症狀不僅停經 影響生活建議就醫

停經後因卵巢分泌不足所導致的變化包含:

‧月經期的改變:不排卵、不孕、月經量減少或增加、月經不規則、停經。

‧血管舒縮不穩定:熱潮紅、盜汗。

‧萎縮性症狀:生殖泌尿道上皮細胞萎縮造成的性交疼痛。

‧長期缺乏雌激素所導致的疾病: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

建議停經後女性更愛惜自己,每年做例行健康檢查。梁玉惠醫師認為,更年期不應該視為一個特定疾病,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更年期症狀若是輕微、經由生活作息調整後可改善、不影響生活品質,則無須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然而若症狀影響生活品質,則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若身體有任何症狀,建議提早了解和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並接受醫療介入,以提高未來生活品質和降低未來醫療和社會成本。

【延伸閱讀】

婦女更年期胸悶腹脹 中醫豆薑、暖心湯來調養

2成45至49歲婦女已更年期! 腰粗當心慢性病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每年4月到9月是西瓜盛產季,大西瓜、小西瓜、紅肉、黃肉台灣都找得到。夏天來一口,不只清涼消暑,也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西瓜富含電解質 還有「這個」抗癌物質長庚醫院營養師吳益銘說,西瓜超過9成是水分且富含電解質,適合運動後作為碳水化合物的補充。紅肉西瓜有比番茄更多茄紅素、而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2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等於每10個人中就有1位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不過併發症卻經常令人困擾,甚至可能致命,只有及早診斷、監控血糖,才能降低風險。 根據美國CDC估計,大約有1億名美國人患有糖尿病或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研究指出,有多達3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是千萬美妝部落客崔咪,在一個晴朗下午,我被宣告罹患乳癌。眼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診斷報告出爐,醫師評估有機會不用接受化療,改以手術切除腫瘤。「妳的腫瘤有7至8公分,若妳決定動手術切除,可能會失去右邊的整個乳房,妳可以接受嗎?」我當然100%接受!在當時,只要不用化療,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想不著痕跡變美?中醫針灸也能逆齡抗老!傳統中醫治療有「一針二灸三用藥」的說法,針灸可說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中醫師表示,人體全身上下逾360個穴道中約100多個穴道集中於頭面部,針灸除能治療身體各種疾病,若顏面麻痺、左右不對稱,也能透過顏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