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有大腸腺瘤嗎? 小心恐進展至大腸癌

你有大腸腺瘤嗎? 小心恐進展至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有吸菸習慣的45歲男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但並未服藥控制,平時也少運動,愛吃牛肉及香腸等食物。排便情況正常,並無腹部不適、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因公司安排健康檢查,大腸鏡檢查發現3顆大腸息肉,其中1顆的大小大於1公分。經安排大腸鏡切除息肉,病理報告證實均為腺瘤,所幸尚未進展至大腸癌。

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

根據成大醫院研究發現,在接受健康檢查的無症狀個案中,代謝症候群是不分年齡層發生大腸腺瘤的重要危險因子,其中以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

大腸癌高居癌症發生率第1位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陳柏潤醫師表示,大腸癌在台灣發生率更是年年上升,已高居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這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愛吃燒烤、紅肉及加工肉品,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因。

50~74歲每2年免費篩檢

大腸癌的癌症形成過程大都是經由「腺瘤-癌序列」,以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及切除腺瘤,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有約1/3個案發現息肉,而有約3%個案發現有大腸癌。

篩檢評分系統找出高風險族群

除了糞便潛血陽性者,還有一些無症狀的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由跨國專家組成的亞太大腸癌研究小組, 在2011年提出了亞太大腸直腸篩檢評分系統,經多次臨床研究驗證,可找出大腸癌及進階型腺瘤的高風險族群。

4個危險因子患大腸癌機率高

陳柏潤醫師說,此評分系統包括:年齡大於50歲、男性、目前或過去曾吸菸,以及一等親有大腸直腸癌者,每項會獲得1~3分不等的分數,加總為0~7分。並依總分區別為3個風險族群,若為高風險族群(總分為4~7分),相對於低風險族群(0~1分)者,發生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的風險為4.3倍。結合此評分系統,有研究發現若再加上肥胖,高風險族群發生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的機會更上升至11.5倍。

具有1個以上危險因子向醫師諮詢

陳柏潤醫師表示,具有上述1個以上危險因子的民眾,建議向胃腸科醫師諮詢,評估是否應接受大腸鏡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對上醫院有了警戒心,怕暴露在未知的風險中,能不上醫院,就盡量不到醫院。然而,就醫對受傷的病人卻是不得不的,如有關膝關節的治療;對此,成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團隊與智能醫療集團合作,針對膝蓋的智慧復健套組進行研究計畫,在患者無法回診的情況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咖啡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網友提倡「喝咖啡改善氣喘過敏」一說,不過,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許正園指出,咖啡成分與治療氣喘的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雖然屬於同一類型,但有人喝咖啡後出現手抖心悸,如有氣喘疾病,應由醫師評估用藥,而非自己當醫師。 「常喝咖啡可以降低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使民眾隨時掌握自己的中醫證型,並獲得更妥善照護,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與中正大學資工研究所共同研究,歷經15年研發出創新的「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副院長表示,透過將大林慈濟LINE及HIS系統結合,不僅能快速鍵入疾病症狀並分析,也能給予患者衛教建議,醫師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紐約州長庫默(andrew Cuomo)上週五宣布(11日),由於紐約住院率日益增加,自週一起(14日),室內餐廳的營運將於停止營運,但仍然允許外送、外賣和戶外用餐。他說,如果紐約市以外的地區超過五天不穩定,感染率和住院率不斷攀升沒有改善,其他區域的室內用餐容量限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