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有睡眠障礙嗎? 醫師教自我診斷

你有睡眠障礙嗎? 醫師教自我診斷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睡上一個好覺!」是許多人奢求之事,成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鄭翔如指出,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7年調查顯示,台灣慢性失眠症的盛行率為 11.3%;換句話說,每10人中,就有1人為失眠問題所困苦。

睡眠障礙不解決 長期恐惹病上身

從醫學上來解讀「睡不好」這3個字,意味著可能就是「睡眠障礙」高危險群。鄭翔如表示,所謂睡眠障礙,指一種長期持續、且在睡眠的質與量上均無法滿足個人的狀態;當人長期處在這樣狀態下,對身心都是一種極大負荷,若無法適切解決,不但會使人身心俱疲,慢慢累積後尚可能因此「惹病上身」,或是發生意外事件。

回歸「睡覺」這2個字原意,包含了「閉眼睡」與「醒來」這2件事;因此,在看待「睡得好不好」時,除了夜間睡眠狀況之外,白天身體與精神狀態也需要觀察留意。

注意夜晚白天警訊 判斷睡眠障礙

夜晚睡眠該注意什麼警訊?鄭翔如指出,首先是睡眠時打呼,打呼好發於上呼吸道(鼻、咽、喉)結構狹窄者;而有打呼症狀者更須留意是否合併有呼吸短暫中斷、有窒息或嗆醒、睡不安穩、張口呼吸、容易覺醒等症狀。再來,如睡眠中需起床小便次數>1次以上,即應是有解尿過於頻繁的現象;最後,觀察睡眠中是否出現不正常肢體活動、夢遊、夢話或夢魘。

另外,日間也該留意,是否白天過度嗜睡,當每天已有足夠睡眠,但醒後仍會感到疲倦,甚至看書、看電視、坐車、與人交談、午餐後、午後坐著休息時等,有打瞌睡的狀況;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白天長期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警覺性降低、記憶力下降等;注意是否人格特質改變或出現情緒障礙,像是脾氣暴躁、焦慮、憂鬱等。

留意慢性疾病 易共病睡眠障礙

除此之外,罹患慢性疾病也是另一個警訊。鄭翔如說,有些慢性疾病容易與睡眠障礙產生共病,例如中樞神經退化症、失智症或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以及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睡眠障礙患者人身上,可以發現較高罹病風險,反之,在慢性病患者身上,也可能較容易產生睡眠障礙。

醫師指出,當夜晚睡眠或醒後白日出現以上現象,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尤其已影響到工作與日常生活時,一定要尋求睡眠專科醫師的專業評估,必要時至專業的睡眠中心進行睡眠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經期不順滿臉痘? 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搗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轉自文苑網 李濟仁教授是衛生部、國務院認定的國醫大師、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在80歲高齡還是鶴髮童顏,精神矍鑠,但是李濟仁教授卻告訴我們:   我的身體並不是一直這麼健康。50多歲時,由於工作量太大,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最高時高壓能達到190,200。 雖然一直通過藥物對血壓進行...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央廣網以及寧陽廣電網 睡覺永不失眠,先在床上躺成這樣...三秒就睡死!這個方法我教過很多人,屢試不爽! 圖片截自千趣,下同 我有個朋友是網路工程師。他每天都要忙到淩晨兩點才去睡覺,然後一直睡到早上9點起床。時間長了,他就失眠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是睜眼到天亮。後來,只好靠吃安眠藥助睡眠...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中醫認為,青少年血氣旺盛,一般都會有點血熱。如果飲食上不節制,心情也鬱悶,就會在肺裡、胃裡積有鬱熱,上蒸到顏面,就容易長出青春痘、痤瘡。滿臉的痘痘,讓人很困擾,擠又擠不得,抹藥膏吧,這兩天下去了,過兩天又長出來了,反反复复。 面對青春痘,應該...

閱讀詳情 »

(文章來源,左圖來源,右圖來源) 眾所周知,健身運動的好處,很多慢前患者都是不願意參加體育運動的,擔心會加重病情或者損傷“腎氣”,還有人直接就是懶得動,就認為我都是病人了不能亂動。其實這都是完全錯誤的想法,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大腦、肌肉的調節能力,而且還能增強全身的抗感染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