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圖片轉自文苑網

李濟仁教授是衛生部、國務院認定的國醫大師、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在80歲高齡還是鶴髮童顏,精神矍鑠,但是李濟仁教授卻告訴我們:

 

我的身體並不是一直這麼健康。50多歲時,由於工作量太大,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最高時高壓能達到190,200。

雖然一直通過藥物對血壓進行控制,但是還是經常覺得頭腦昏沉,提不起精神,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工作。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圖片轉自愛微幫下同

李濟仁教授雖然是衛生部、國務院認定的國家級「國醫大師」,但他依然經常出街頭義診,身體不好可是麻煩了。吃藥也不好怎麼辦呢?60年中醫經驗起作用了!他為自己調配了一道藥茶!

就是這樣一杯藥茶,李濟仁教授堅持了半個月左右就覺得頭也不暈了,精神也好了。李濟仁教授一堅持就是將近3、40年,身體好後,李濟仁教授又開始了義診服務百姓,如今更是公開了配方~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 李濟仁教授在做義診。)

李濟仁教授的兒子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後、全國政協委員張其成先生將整理、並公開李濟仁教授的自用這杯茶配方:一共4味主用藥物,泡發、用法很講究。值得所有想治療心血管病、想降壓的人學一學!

30多年高血壓藥茶

配方和飲用法很特別

李濟仁教授這一杯藥茶,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配的。我們看完之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配:

黃芪:10-15克;

黃精:10克;

西洋參:3-5克;

枸杞子:6-10克。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李濟仁教授特別指導

血脂很高,血脂高的話加兩種藥,葛根、澤瀉。

高血脂嚴重的話,加葛根15克或10克都行,葛根粉要少吃,澤瀉8克到10克。

血壓高的話,可以加一點生杜仲、菊花。血壓高紅參就少吃。

黃芪有雙向調節作用,高血壓的病人吃黃芪可以降血壓,低血壓的病人吃黃芪可以升血壓。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李濟仁教授吃法

悶一下:早上,將上面的藥材放入保溫杯內,倒入開水,悶10分鐘左右就可以喝了。

反覆喝:喝沒水後可以不斷添加熱水,喝上一整天。

吃藥材:晚上再把泡過的藥材吃下去。黃精像肥肉一樣,黃芪比較難吃,要牙齒好。(黃精、西洋參、枸杞子)三味藥都可以吃下去。

氣血雙補茶,治好好血壓

為什麼這樣一道簡單的藥茶效果如此驚人呢?李濟仁教授說:

這杯茶主要是氣血雙補,主要是調理氣血,調理經絡。當年頭暈無力,現代醫學認為是高血壓導致的,而在中醫看來,那種情況屬於氣血虧虛。

(這茶氣血雙補)氣血充足,並能夠良性互動,人就會健康,精力旺盛,氣色也好。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而我們再看李濟仁教授現在的狀態,不得不說是這杯茶起了作用了。這道藥茶共用四味中藥,其中:

黃芪是補氣第一藥,可以補養五臟六腑之氣;

黃精是滋腎補血的藥物;

西洋參不僅可以滋陰補氣,還因為其性涼,可以中和黃芪的熱,避免上火;(冬天用人參)

枸杞子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是滋補肝腎的,肝藏血,腎納氣,人的氣血虧虛大多和這兩個臟器有關係,所以需要滋補。

雖然這四味藥用量都不多,但堅持吃卻能達到「氣血和則百病消」的效果。

高血壓困擾了他30年!卻被一杯「自製藥茶」喝好了!醫生百思不解,配方公開!

(▲ 李濟仁教授接受CCTV4《中華醫藥》節目採訪視頻截圖。)

文章轉自愛微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鄭女士的先生在24年前因車禍辭世,她接獲通知、抵達醫院時,先生雖然還有心跳,但已經被判定腦死,她知道先生不可能再回到這個世上和她們母子一起生活;因此,在極為緊迫的時間裡,她毅然決然將丈夫的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包括腎臟、肝臟等,讓六、七個家庭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支持她作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運動傷及皮肉 處理不當恐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運動有益健康,世大運也即將在台北舉辦,在這全民瘋運動的時代,可得要注意運動安全,做好防護措施。如果在運動時,不小心跌倒出現皮肉傷,千萬別不當一回事,因為雖然只是擦傷或是撕裂傷,若是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那就代誌大條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歐洲最新研究發現,孕婦若是子癲前症高風險群,規律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有助降低子癲前症風險。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指出,子癲前症嚴重時,可能危及母親生命,胎兒發育也會受到影響,盡早篩檢出高風險群,及早用藥治療、預防,便能大幅降低悲劇發生風險。子癲前症 可能引起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剛滿1歲的李小弟,出生時被診斷為極重度聽力損失,左耳幾乎聽不見,即使配戴助聽器也聽不到;另一名1歲9個月大的楊小弟也是聽損兒,配戴助聽器已經1年多,同樣對聲音反應不佳。如今,2位男童裝上人工電子耳,都已對聲音有反應,雙方父母喜極而泣。李爸爸說,李小弟出生4個月後,開始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