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官捐贈愛心接力 讓生命延續無處不在

器官捐贈愛心接力 讓生命延續無處不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鄭女士的先生在24年前因車禍辭世,她接獲通知、抵達醫院時,先生雖然還有心跳,但已經被判定腦死,她知道先生不可能再回到這個世上和她們母子一起生活;因此,在極為緊迫的時間裡,她毅然決然將丈夫的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包括腎臟、肝臟等,讓六、七個家庭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支持她作下這個決定的,是她相信器官捐贈可以讓先生以不同的使命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直到現在,鄭女士母子仍持續在器官捐贈協會中擔任志工,倡導器官捐贈的重要性。

從腦死到心跳停止 生命最後一哩無法回頭的路

器官捐贈愛心接力 讓生命延續無處不在事實上,近十年來,台灣器官捐贈風氣並未有顯著起色,相較於歐美國家,每百萬人有15個以上器官捐贈者,台灣每百萬人平均僅有6個器官捐贈者,主要原因是對於死亡的認定不同!所以,要簽署器官捐贈意願卡之前,首先要了解腦死和心跳停止有何差異。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張忠毅理事長表示,生命走到最終盡頭時,心臟停止跳動導致血液無法供應全身,會使器官和組織功能喪失;而腦死是指腦幹功能無法回復,但無論是否使用機器繼續維持心肺功能,心肺功能也會漸漸停止。

腦死是生命最終一段路的起點,張忠毅理事長提到,在判定腦死,但心肺功能還未完全喪失前,尚可進行心、肺、腎、肝等器官移植,而當心跳停止後,器官都不再具有功能,只能進行眼角膜等組織捐贈。因此,決定器官捐贈的這一刻,很重要,卻很短暫。

器官捐贈愛心接力 讓生命延續無處不在破除迷思 植物人不等同腦死

張忠毅理事長進一步說明,不論政治信仰、有無犯罪紀錄,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對於醫師而言都是無比珍貴;因此,簽署器官捐贈意願卡並不會影響後續的就醫與照護。事先簽訂器官捐贈意願卡的意義,在於讓民眾能夠在生前表達自己捐贈器官的意願,如果真的必須走到最後那一刻,家屬才能夠協助完成心願,延續捐贈者生命的力量。

但張理事長特別釐清,植物人是指大腦的功能喪失,但腦幹仍然可以維持正常功能,與腦死是完全不同的。

器官捐贈 愛心接力

器官捐贈協會日前在鹿港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器捐家屬夏令營,該協會自一九九八年舉辦第一屆夏令營開始,至今從無間斷。張理事長表示,因為捐贈者的家屬必然經歷著重大的喪親之痛,因此希望每年帶領大家一起走出戶外,讓感同身受的家屬有一個互相關懷扶持的管道,在彼此的陪伴之下走出傷痛、重建心靈;同時,也讓受捐者能夠在活動中表達他們由衷的感恩,當他們接下器官捐贈、愛心接力的這一棒,會帶著交棒者的生命,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6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想要控制高血壓,務必要1量2記3服藥!門診中,常有高血壓患者量錯血壓數值,甚至量完後未長期記錄,進而影響用藥劑量。醫師指出,血壓控制不良恐造成心肌梗塞、腎衰竭、腦中風等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呼籲民眾落實量血壓、確實記錄數值、定期服藥的習慣。根據101年衛生福利部國人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連日暴雨襲台,潮溼的環境造成許多民眾家中的牆壁開始發霉,出現一塊塊的黑點,就是俗稱的壁癌,可別不以為意!醫師提醒,家中若有過敏體質及氣喘的民眾,最好將黴菌清除乾淨,並使用除濕機保持室內乾燥,以免引起過敏及氣喘發作。林口長庚內科部長、台灣胸腔疾病協會理事長郭漢彬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疾管署指出,上周因腸病毒而就醫的幼童再創新高!小兒科醫師也指出,最近因腸病毒而前來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加。提醒家有2歲以下幼兒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一旦孩子疑似或確診為腸病毒,也應請假在家休養,避免在幼兒園發生交叉感染。每年到了夏天,總會有許多小朋友罹患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端午節即將來臨,又是開心吃粽子的時候,但粽子種類繁多,不僅有南北之分,還有甜鹹兩種,且熱量往往高得驚人。營養師提醒,粽子有沒有加蛋黃就差了200-300大卡!建議想減肥卻又想吃粽子的民眾,可以選擇吃沒有蛋黃的粽子,並適時搭配蔬菜水果,均衡健康。根據國健署去年所做的各類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